2016年,美國二手車銷量在4000萬左右,而新車銷量只有1720萬,二手車的銷量約等于新車的2.5倍,德國二手車銷量相比新車也是2.5倍,日本是1.5倍,可能你會意外,其實在汽車工業越發達的國家,二手車的銷量往往比新車銷量高。
其潛在原因是,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二手車行業的各種規范逐步完善,人們對二手車最大擔憂逐漸減少時,會發現二手車比新車更香,市場也隨即被激活。
中國的二手車市場恰恰相反,早期市場規則的限制,二手車電商的惡性競爭,新能源二手車的鑒定標準不一,都影響了二手車行業的發展平衡,形成了轉手就虧的局面。
但最近二手車市場卻異常活躍,新政策的發布和標準規范的建立,國內二手車市場將迎來爆發期,一個新的萬億市場正在蓄勢待發。
二手車市場迎來高光時刻
7月22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負責人介紹了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市場總體發展情況,其中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朱小良表示:推動取消對二手車交易的不合理限制,進一步便利二手車異地交易,加快修訂《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優化汽車消費環境。
這意味著,二手車市場將迎來史無前例的高光時刻,原本阻礙二手車市場發展的三大源頭——二手車限遷、征稅辦法束縛和臨時產權登記缺位將成為歷史。
二手車限遷的初衷,是為了保護本地汽車銷售市場,由于異地二手車的流入會對本地的新車銷售造成影響,從環保角度來看,異地排放比較高的二手車流入也會對本地環境造成污染。
但限遷的同時,也給二手車市場帶來了不少壓力。由于各地執行標準不一,且提檔落戶程序異常復雜等問題,各地區間二手車的流出、遷入量受到較大限制。這一方面導致限遷地二手車車源稀少、車輛估值與實際市場價值偏離等。
而近期在疫情影響以及全球缺芯的背景下,新車庫存越來越緊張,一些熱門車型出現交付延期和排隊等待,甚至是無車等情況。
隨著車市旺季的到來,需求量積增的情況下,也讓很多急需購車的客戶轉向了二手車市場。
取消二手車市場的限制,對咱們老百姓來說,手里的二手車更值錢了。
解除了區域購買限制,買家增多,競爭更激烈了。尤其是老舊車車主,手里的車能多賣點錢的概率也更高了。而想買二手車的朋友,也能從外地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所需車型。
不過,最近各地暴雨頻發,無數車輛成為了泡水車,據央視報道,位于鄭州金水區的河南汽車貿易中心是鄭州市較大的汽車城之一,每天能看到源源不斷的道路救援車輛從汽車城門口駛來,運送全城受損車輛。
目前國家并無法律禁止泡水車,中國二手車交易實行的仍然是2005年的《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其中對泡水車、火燒車以及嚴重事故車的交易并沒有明確說明。
也就是說,未來的一段日子里二手市場大約需要消化8萬輛河南的泡水車,可能會各區域流通,消費者要擦亮眼睛辨別了。
雖然限遷取消的政策盤活了二手車市場,但二手車市場依舊存在著如掩蓋車輛事故等亂象,這個問題不解決,消費者始終會對二手車交易感到不信任。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經歷過二手車市場的歷史中找到答案。
上世紀60年代,美國二手車市場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掩蓋車輛事故歷史、重設里程表等,導致市場雜亂,消費者信心不足。
為了挽救信任危機,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不少品牌經銷商開始推出二手車質量認證制度,由汽車生產商或大型經銷商對二手車進行全方位質量檢測,以確保汽車的品質達到出售標準。
由于質量得到了保障,并可享受保修服務,消費者對二手車質量存在的顧慮逐漸得以消除。
1980年,美國商業部出臺《汽車保用法》,汽車經銷商向消費者轉手不合格車輛,消費者有權力向經銷商索賠。此舉直接杜絕了二手車市場普遍存在的暗病問題。
另一方面,一個年度之內出讓、轉手5輛車以上的即被看作是經銷商,必須申請二手車銷售執照,這一條文杜絕了個人黃牛的出現。
如今美國二手車市場已經處于非常成熟的階段,多種銷售模式和諧并存:品牌經銷商占市場份額60%,二手車連鎖店份額為 25%,剩下得則是私人交易,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下,信息透明、價格合理、市場有序。
回到國內,二手車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改變,政策的紅利盤活了市場,而市場能否持續下去,則需要打通二手車商與用戶之間的信息差,建立統一的鑒定標準,將信息透明化,放任市場野蠻生長,這片藍海將在不久后變為死海,不管是對二手車商,還是消費者,都是重大的損失。
只有維持信息透明、價格合理、市場有序、統一鑒定的市場環境,才是長久之計。
二手車電商的集體“復活”
資本的嗅覺一直很靈敏,在傳出二手車交易取消限制的前一段時間,曾經的二手車電商“三杰”像是商量好的一樣,相繼宣布好消息。
瓜子二手車其母公司車好多集團在6月初對外宣布,已完成3億美元新一輪的融資,參與本輪融資的機構包括H Capital、紅衫資本中國、IDG資本。完成這次融資后,車好多集團的估值由投前的90億美元上升至100億美元。
6月15日,優信集團發布公告稱,與蔚來資本及愉悅資本正式簽署總額最高達3.15億美元的融資協議。受此消息影響,美股盤前,優信股價大漲近20%。
而人人車在7月份和58同城聯合宣布達成深度合作,通過連接58同城二手車、58同城優信拍等平臺資源,提高二手車交易流通效率。相關統計數據顯示,58同城擁有千萬級二手車車源,業務覆蓋全國400+城市,服務全國超過80%的二手車經銷商客戶。
單單從近期的幾個信號可以看出,國內二手車電商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風口。不過,風口已來,能否抓得住,還要看幾家平臺之間能否健康有序得競爭。
在幾年前,二手車電商行業就像團購大戰那樣,錢任意“揮灑”。
二手車十年的混戰,把費用都砸向了營銷,聘請代言人,冠名綜藝,各個渠道去投廣告以爭奪用戶,而技術層面的改變微乎其微,中間商依然沒能消除、交易價格依然不透明,至今二手車電商平臺滲透率依然不到20%。
央視財經曾曝光,瓜子二手車259項檢測形同虛設,買車不過戶等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近年涉及到二手車的投訴一直在增加,可見問題確實存在,甚至有傳言“二手車市場里多數車輛都會更改里程數”這一不成文的做法。
可以說,二手車電商行業由盛轉衰,瓜子、人人車、優信們都是參與者,燒了那么多錢,不僅沒能干過本地車商,自身也沒找到穩定的盈利方式。
如今,二手車行業再次迎來了破冰的機遇。對于二手車電商平臺來說,獲客做廣告沒必要無休止的投入,更沒必要抹黑對手。最重要的還是要回歸車子、服務以及交易效率上來。
作為裁判方,二手車的檢驗要必須靠譜、透明。作為中間商,不賺差價是平臺的優勢,但是買賣人之間連接也要準確有效率。
另一方面,在全國購流行的大勢下,管控好物流運輸的成本以及速度,是平臺競爭的差異化之處,交付后的服務的退貨服務也要跟得上。
二手車行業的新一輪競爭已經開始,經歷過市場的寒冬,想必各家平臺在反思此前的得失之后,這一次會更謹慎的布局。

新能源二手車鑒定規范來了
除了市場亂象外,二手車市場的另一個爭議點,就是二手新能源汽車的鑒定。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逐漸增多,二手車市場針對新能源作出改變也得趕緊提上日程。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603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約為493萬輛。
今年上半年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110.3萬輛,新能源汽車新注冊登記量占汽車新注冊登記量的7.8%,幾乎達到去年全年的新能源汽車注冊登記數量。
新能源汽車發展已經勢不可擋,但新能源二手車市場明顯處于低谷之中,以瓜子二手車為例,在搜索關鍵詞設為“電動”之后,全北京搜到的二手電動車,僅僅只有120輛。
原因在于,二手新能源車一直缺乏統一的鑒定評估標準,再加上受產品質保、備件和充電問題等客觀條件限制,新能源二手車殘值率普遍較低且具有更多不確定因素。
央視財經報道稱,在上海、杭州等城市的二手車市場,部分原價十余萬元的兩年期新能源二手車,現殘值不足新車售價一半,甚至有部分車輛的殘值僅剩余2萬~3萬元。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6月30日宣布發布團體標準T/CADA 17-2021《二手純電動乘用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并于7月1日正式全面實施。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方面表示,這是我國首個針對新能源二手車流通領域服務的團體標準,明確了二手純電動乘用車的鑒定評估流程及方法,填補了我國該領域標準的空白。
而對于業內較為關心的新能源二手車動力電池評估方法,北京交通大學動力電池實驗室主任王占國介紹稱,對電池部分的評估標準主要以外觀及充電功能的檢測和性能評估為主。
其中,電量的測量方法和容量的測量方法是通過以往數據進行評估,將用戶的使用習慣、充電習慣,以及車輛運行溫度與該電池的容量和能量一同作為性能評價的指標。
這項公告的發布,建立了新能源二手車的統一溝通語言,將大大促進行業誠信,提高交易效率。另外,不管是對于二手電商,或是線下二手市場,都能通過規范提升二手鑒定的技術水平、服務能力和經營信心。
另一方面,統一二手新能源車的鑒定標準,也有利于激發新能源二手車回收主體的積極性,目前用戶不打算買新能源車的原因是考慮到保值率的問題。
此外,由于全國大部分城市不限制新能源車落戶,新能源二手車經營者還可做到全國范圍內交付,這也將有效提升流通效率。
往遠的來講,促進整個二手新能源車的市場的健康發展,能社會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新能源車二手普遍不保值的問題能否在這之后得到解決,需要用發展來解決。
新能源的崛起以及政策紅利,給二手車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想象空間,但二手車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可預見的未來,二手車交易規模加快擴大,這是二手車行業的大機會,也帶動更激烈的競爭,誰將吃下這個萬億市場,誰就有可能成為新的超級獨角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