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充換電之爭應休矣,應充盡充、應換盡換 共享萬億級市場

發布日期:2021-07-22

核心提示:應充盡充,應換盡換。所有市場需求都是合理的,發展產業是為了市場需求,是為了人民幸福,是為了用戶滿意。所以不要再爭論充電合
 “應充盡充,應換盡換。所有市場需求都是合理的,發展產業是為了市場需求,是為了人民幸福,是為了用戶滿意。所以不要再爭論充電合理還是換電合理,群眾有需求,產業發展有需要就是合理。”
 
近日,在2021年第七屆中國國際電動汽車充換電產業大會上,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董揚理事長發表演講時作出如上表述。
 
 
充電和換電誰才是新能源汽車最優的補能方式?圍繞這個話題,行業已爭論數十年,至今未有結論。不過爭論過程中,行業逐漸意識到,充電和換電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兩種補能方式均被市場所需求,互為補充。
 
萬億級充換電市場
 
去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20%左右。今年來,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斷攀升,乘聯會預測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或將達240萬輛。這樣看來,規劃中提出的目標或將提早實現。
 
國際能源署IEA曾預計,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保有量將達1.25億輛。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對補能的需求也將越來越來,進而補能市場的規模也將隨之增大。
 
目前充電市場的規模已達萬億級已成行業共識。從保有量來看,數據顯示,中國不但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其充電產業規模也全球最大,充電樁總量占比超過全球一般。
 
 
IEA發布的《Global EV Outlook 2019》報告顯示,2030年全球私人充電樁保有量預計達到1.28-2.45億臺,總充電功率達1000-1800GW,總充電量達480-820TWh;公共充電樁保有量預計達到1000-2000萬臺,總充電功率113-215GW,總充電量70-124TWh。
 
有行業數據顯示,2030年公共樁均價3萬/臺、私人充電樁均價0.4萬/臺、電費0.5元/kWh、服務費0.7元/kWh。以此計算,2030年全球充電樁規模0.81-1.58萬億元,充電費用規模0.66-1.13萬億元,共計約1.5-2.7萬億。
 
上述數據還只是充電市場,疊加換電市場后,整個市場的規模將在數十萬億級別。在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看來,如果一個用戶一年租用電池的費用為1萬元,未來中國市場電動車保有量達2億輛時,僅電池租賃市場的規模便將達到2萬億。而整個換電市場的規模將更加巨大。
 
充換電互補發展
 
目前,充電和換電是新能源汽車最主要的兩種補能方式。而誰是新能源汽車的未來,業內尚無定論,兩派皆有無數支持者。
 
換電派表示,目前技術下充電所需時間較長,難以滿足用戶出行要求,而換電3-5分鐘即可完成,方便快捷,讓新能源汽車補能像加油一樣方便;充電派則認為,換電的成本高于充電,很難形成商業閉環,此外電池歸屬難以確定,不利于新源汽車推廣。
 
圍繞行業的爭論雖然仍存在,國家層面上,卻是同時鼓勵充電和換電的發展。
 
去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增加停車場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中明確提出鼓勵“車電分離”新型商業模式的發展。換電行業由此踏上行業發展風口,市場動作頻頻,大有撼動充電主流地位的架勢。
 
行業發展方面,充電方向上,目前國內進行布局的主要有國網電動、南網電動、特來電、星星充電、小桔充電、陽光電源、盛弘股份、深圳科華、車電網、快電、科大智能、奧特迅等;換電方向上,布局的公司主要有蔚來、吉利、奧動新能源、玖行能源、博眾精工、優品汽車、協鑫、金茂智慧交通、順加能、斯沃普等。
 
在新能源汽車補能市場上,董揚建議應讓技術路線、商業模式、服務模式多樣化。“市場也在細分,所有技術只要市場有需求就是需要的,就是合理的。無論各種充電、換電、快充、慢充,只要市場有需求就是合理的,普及期我們一定要讓技術路線、商業模式、服務模式多元化、多樣化。到了普及期,我們要改變初期的集中想法和規則,現在需要多樣化。”
 
 
充換電或為實現碳中和的優質實踐
 
今年4月份,習近平總書記在世界領導人氣候峰會上提出,中國將力爭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左右實現碳中和。
 
怎么才能實現碳中和呢?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德翔表示,電動汽車加充電網是實現2060碳中和的最佳實踐。他指出充電網是連接和聚合電動汽車電池梯次利用儲能網,而連接和儲能講師整個碳中和里面最好、最優質的儲能資源。“尤其是近期之內,國家能源局發布了梯次電池不能大規模、大容量的使用,恰恰我們如果用梯次電池,用分布式的能解決安全的問題,還能夠解決場地的問題,所以充電廠站是鏈接和聚合電動汽車的儲能網。”
 
 
 
萬幫數字能源副董事長、聯合創始人鄭雋一稱星星充電的發展要以充電為圓心的碳中和之路,以后為了讓電動汽車更好用新能源的電,要圍繞場景做交易,同時也讓電動汽車更好的參與到能源的交易。他表示所有的電動汽車能夠參與到電網的互動,夜間充電,白天把它放出來,或者在其他的場合響應調頻或者是調度,在一定的價格刺激之下,就會體現出它的市場價值。
 
 
上海循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余建東表示,充電樁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宏觀藍圖中,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電動汽車后市場競爭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已有企業在積極行動去促進碳中和,bp未來出行事業部副總裁許曉彥表示bp在今年4月份,針對目前在國內已經投資、建設運營的充電場站進行了符合雙重標準下的碳中和,能夠把其所有的經營和運營場站里面能夠從發電側產生的電量進行碳中和。
 
 
“實際上所有的不管是司機還是私家車車主,只要到我們場站上來充電的話,你們不需要去關心/操心自己的碳足跡,我們會通過碳中和和碳認證的角度,給大家實現碳認證。后續會持續針對我們自己的產品和業務,做相應的碳中和的探索。其他現在目前的產品,包括我們一些服務,都會把碳中和這個事情實實在在賦予到產品和服務當中。”許曉彥說。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