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車企密集啟動換電合作鏈 電動車換電市場進入搶灘階段

發布日期:2021-03-29

核心提示: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取消對二手車交易不合理限制,增加停車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取消對二手車交易不合理限制,增加停車場、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換電和充電其實不矛盾,都在往前走。不光上汽在發力,還有好多中國創業者也在發力。”3月18日,上汽乘用車總經理楊曉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正如楊曉東所說,正在發力換電的不止是上汽。,3月14日,一汽旗下子公司富奧股份發布公告稱,擬出資900萬元,與奧動新能源、一汽出行、南京市一汽創新基金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共同出資設立一家名為“奧動旗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合資公司,為一汽集團品牌車輛提供以換電服務為主的相關業務。

就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到“增加換電站等設施”后,國內最大的兩大汽車集團上汽和一汽在三天內接連宣布布局新能源汽車換電項目——這顯然并不是巧合。

與此同時,由換電模式催生的“電池銀行”概念也仍然火熱。目前,除蔚來之外,哪吒汽車、寧德時代和華鼎國聯在內的數家電池廠準備合作打造“電池銀行”,奧動新能源和伯坦科技兩大頭部企業也在籌劃打造電池資產公司。

隨著更多車企的加入,以及從地方政府,到換電運營方、整車企業、資本方的合作投資加快,換電的商業模式正在嘗試突破盈利瓶頸,同時,與當初在充電領域的競爭一樣,換電運營的份額之爭也已經展開。

車企“換電”忙

在上汽集團與奧動新能源的合作中,上汽乘用車副總經理俞經民表示,榮威Ei5快換版將結合奧動新能源目前已在上海布局的換電服務網絡,共同達成圍繞換電模式為核心的戰略合作。而在奧動與一汽的合作中,奧動持有合資公司81%的股權,而其余三者合計持股19%。


一汽和上汽這兩大汽車集團在換電上的集體發力,為換電模式走熱再加了一把火。而除了這兩者,在換電這條道路上,不少車企都已經加入陣營。

如3月15日,北汽藍谷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北汽新能源2020年新增建設換電站50余座,已經在北京、海南等多地合計建設逾百座換電站。未來,公司將繼續積極推進換電業務。

此外,廣汽新能源也已經在換電模式上有所布局,其也選擇與奧動合作共建換電站,長安新能源則與寧德時代、奧動、國網、鐵塔等伙伴組成的換電聯盟聯合打造換電站。而去年,吉利自主打造的科技智能換電站也正式亮相,稱已簽約1000座換電站。

事實上,在政府的支持下,去年換電模式已迎來快速發展,多家企業開始進行布局,實行車電分離的銷售方案。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換電站”模式,2021年“兩會”間,又再提出了增加停車場、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政府明確支持換電,行業就更有信心跟上來。”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

換電模式被認為是解決里程焦慮的有效方式。目前,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就是配套設施的不完善,而首當其沖的是充電樁不足。而通過推廣換電模式,可以緩解充電帶來的使用焦慮,這也成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布局。其次,換電模式通過以租代售的方式,實行車電分離銷售,可以有效降低用戶初始購車成本。

在車企發力的同時,目前已有多個地方政府出臺政策鼓勵新能源站的建立。今年2月25日,上海市政府發布《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中就提出,上海市將完善換電設施報建管理制度,對符合條件的換電運營給予補貼。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上海、海南、天津、北京、福建、湖南等多省市,表示將發展新能源汽車換電站。

搶灘“姿勢”各不同

玩家陸續進場,也意味著換電之戰即將開啟。據銳觀咨詢預計,2020-2025年充電樁市場規模將達到982-1831億元。而根據當前業內對換電與充電“互不矛盾而為并行”的觀點,換電市場可能也將達到數百億元的規模。


“換電和充電沒有矛盾,換電換下來的電池不還是充電?只是不在車上充,是另一種充電的方式而已。”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王子冬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而在3月18日,R品牌共創者生態大會后,俞經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同樣提到。

為了搶灘換電這個潛力市場,車企的布局姿勢各不相同,目前大體可分為與換電運營商合作以及自研自建兩種方式。其中,在合作模式中,奧動新能源成為大家爭相合作的“香餑餑”,上文提到的上汽、一汽、北汽新能源、廣汽、長安等,均與奧動在換電方面牽手。而在合作后,可能將共建品牌專屬充電樁。

不過現在,除了奧動,“國家隊”國家電網也已經開始明確在換電模式上加快布局,資料顯示,其已經與北汽、一汽、東風等主機廠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探索“車電分離”商業模式,聯合建設運營換電站。而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以及SK也已經明確進軍換電業務,未來采取合作模式的主機廠在伙伴上可能有更多的選擇。

也有一些車企選擇自建換電站,其中以新造車企業蔚來汽車為代表,其建設換電站的速度也比較快,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蔚來換電站數量僅次于奧動,排名第二,總計175座。不過在去年底,蔚來汽車在自建換電站的同時,也與國網簽訂了深度合作協議,未來將開展充換電站共建等合作。

可以看到,為搶占市場份額,一些車企在換電站上已經開始多線布局,合作伙伴也可能不止一家,與奧動和國網同時達成換電合作的就有北汽、一汽等。

另外,還有一些品牌可能尚未作出合作或自建的選擇,但已明確即將入局。“我們會建(換電站),但不一定是自建,可能會合作,也可能會自建。”楊曉東說。

有觀點認為,隨著入局者的增多,換電市場未來也可能像充電市場一樣,不可避免地經歷大浪淘沙以及市場集中度逐步提升的過程。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12月,前9家充電樁運營商已經占充電樁總量的91.6%,而奧動新能源表示,其To B端應用已經占據了市場50%份額。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處于風口上,但換電模式仍存在一些難題,如應用規模仍然較小,換電站運營效率較低及盈利困難等,這些都將是換電入局者即將面臨的考驗。

相關鏈接:政府工作報告惹爭議 充電VS換電 風云再起

頂層設計已為新能源汽車“開路”。如何更高效、更優惠地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充電和換電方式,成為當下企業和市場聚焦攻關的方向。記者近日從廣州多家充電、換電站采訪留意到,目前充、換電兩種模式在本地市場同步推進效果顯著,但也衍生出虛電多、亂收費、標準不統一等新問題。與此同時,不少車企基于成本原因也在兩種模式之間猶豫取舍。

 


充電模式的優勢是便宜

換電模式勝在快捷

充電換電模式
為何讓車企“糾結”

近日,多家造車新勢力圍繞著充、換電模式的發展“吵”起來,尤以特斯拉與蔚來“口水戰”最兇,前者嘗試過換電模式,但因成本過高而宣布放棄;后者則一直選擇迎難而上,引導用戶在充換電中選擇,讓電池“可充、可換、可升級”。隨后,理想汽車、嵐圖汽車也加入論戰,充電和換電的爭議再起。
這背后,或者得從今年最新的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方案說起:“30萬元以上純電動車沒有補貼,但支持換電的車型除外。”這樣一來,蔚來、特斯拉、理想、小鵬、廣汽埃安、上汽智己、東風嵐圖等都紛紛瞄準高端市場,往30萬元以上的高端市場投放新車的步伐不斷。如果能在這些高端車型上運用換電模式,就仍然可以拿到政府補貼。
那么低端新能源車就“不配”換電嗎?也不一定。目前換電設施投建成本高企,普及率并不高,未來就很難說了。司機們的想法則很簡單。“如果電池包能跑到四五百公里,每公里花費降到2毛,我會毫不猶豫選換電。”面對充電和換電的選擇,一位廣州的出租車司機如是告訴記者。這句話里面透露了幾個重要的信息:充電站之間競爭大,價格低,但質量服務并未同步跟進;與此同時,換電模式的便利讓司機憧憬,但費用貴、選擇少依然是主要問題。

充電“供大于求”?
競爭激增催生“價格戰”

充電是否足夠方便呢?記者近日采訪的多數網約車或出租車司機認為“非常便利”,基本不排隊,除了個別收費較低的場站和時段以外。同樣的問題,在廣州多家充電運營商也是同樣看法,“廣州的充電樁數量供大于求,可服務的車輛規模遠不止現在這些。”據中國充電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68.1萬臺,相比2019年增加了37.9%。
記者走訪多個公共充電站留意到,不少場內正充電的新能源汽車數量有多有少,但排隊現象幾乎沒有。廣州勁樁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個直流充電樁一天可服務6~8輛車,按現在布局數量,該公司每天可服務超過10萬輛車的能力,但實際每天需充電的車卻并沒有達到那么多。“閑樁”不少,導致當前充電樁企業仍處于虧損狀態。
“價格戰”和“服務戰”已然打響。目前出租車、網約車、物流車等運營車輛是充電樁的主要客戶,對價格敏感是該群體的最主要特征。為了吸引這些核心客戶,有的充電站場將一度電的價格從兩塊降到一塊錢左右,甚至更低;還有站場設置了休息室,提供洗車、餐飲等配套服務。
盡管如此,有司機還抱怨:“便宜沒好貨”。一位網約車師傅告訴記者,一些特別優惠的站場充電的“虛電”非常多,往往跑不了多久。“但沒有人管,也不知道怎么投訴。”

換電“風景獨好”?
便利性高,盈利卻“遙遙無期”

另一邊廂,換電模式顯得有些獨自熱鬧。在廣州海珠區兩個換電站的中午時分,記者發現一小時內前來換電的司機幾乎沒有斷過,基本都有兩三臺車在排隊等待。但換電過程也非常快,2~3分鐘完成全流程。現場司機告訴記者,也有等十幾臺車的時候,但基本不超過半小時。
司機們對換電的快捷簡便表示滿意,但也有司機指出:換電高峰時會換不到滿電的電池。對此,換電站工作人員表示:“雖然不滿電,但收費以行駛里程計算,不會讓司機吃虧。”高峰時期,也會保證讓司機能拿到電量80%以上的電池。
記者調查發現,當前廣州的換電站以奧動新能源公司與北汽合作投放的設備為主,另外還有少數是蔚來汽車的換電站。奧動換電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換電平臺進行了更新,實際換電時間只需半分鐘左右。奧動新能源相關負責人還告訴記者,廣汽Aion S換電版出租車在投放后,也可與當前投放的北汽換電出租車在統一的換電站兼容更換電池。
不過,談到盈利,上述負責人坦言:遙遙無期。據悉,當前投建一個換電站的成本與一家4S店“媲美”,數百萬元下來,以當前業務規模來說,回本時間無法預計。換言之,若非政策支持,車企硬著頭皮上,換電模式要普及也是“遙遙無期”。

記者觀察
充電和換電并線發展

我國逐步形成以運營車輛快充為主的運營市場。但充電站大多仍處于虧本狀態。充電站不時發生的起火事件,也引發了大家關于電池頻繁快充而帶來的安全性擔憂。同樣服務于電動車輛的換電技術,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20年5月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政策助推下,吉利科技、長安、東風等企業紛紛入局,一時間新注冊的換電企業高達3000多家。不過,目前各廠家電池標準不一致,建設的高門檻高成本,使換電站并不具備大規模普及的基礎條件。當前換電站要盈利,除非是獨吞本地市場,但這并不現實。
在此背景之下,充電和換電都不可能單線發展,路線的好壞不在于是否崎嶇,而在于哪條能幫助人們達到目標。雖然充電和換電技術路線都已在市場打下基礎,但兩者的競爭仍處于初級階段。技術路線之爭,只有等二者在政策待遇上基本等量齊觀,才能在市場中公平一戰,實現優勝劣汰。

國家電網將大力推動換電站建設

國網電動汽車公司深化與乘用車產業鏈上下游合作,與北汽、一汽、東風、蔚來等主機廠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探索“車電分離”商業模式應用,聯合建設運營換電站,推動換電站、充電站、儲能站“三站合一”;與商用車產業鏈上下游合作,積極拓展礦山企業與施工現場的電動化,提供“車+換+金融”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在行業內率先開展電動重卡應用示范;與低速車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大力延伸換電服務領域,解決低速車社區充換電瓶頸,積極參與低速車換電基礎設施建設。


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在換電應用實踐基礎上,持續引領換電技術發展方向,積極牽頭開展國家及行業換電標準制修訂工作,形成了涵蓋電動汽車充換電站設計、建設、運營、運維、安全、通訊等多個方面的換電標準體系。針對重載上坡等高功耗運輸場景,研發國內首套純電動礦山重卡智能換電系統,實現4分鐘電池全自動更換。針對行業共享化難題,研發快換電池箱成組、換電接口及快換電池包的存儲、充電和換電辨識等換電系統關鍵技術。構建廣泛的電池健康度評估模型和動力電池全壽命周期運營管理體系,深化車網互動技術與商業模式應用,通過智慧車聯網平臺,聚合梯次利用儲能、換電儲能及可調控電動汽車電池資源,開展電網互動響應,市場化參與京津冀電力輔助服務,累計消納清潔能源超1億千瓦時。


今年,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將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動換電站建設,年內將在北京、武漢等地建成公共換電站100座,在內蒙、青海等礦區建成商用車重卡換電站10座,在全國主要城市投建低速車換電柜超1萬個。預計 “十四五”期間,建成公共及商用換電站超1000座、低速車換電柜超10萬個,大幅提高電動汽車充換電便捷性。

國家電網將深化換電技術研發,不斷完善換電商業模式,加速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達成作出更大貢獻。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