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12日,以“把握形勢 聚焦轉型 引領創新”為主題的2020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舉行。
活動現場,安波福亞太區總裁楊曉明發表了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這周是非常特殊的一周,美國的CES展正在拉斯維加斯進行,從CES會展來看,我覺得有一個大的變化。去年的CES會展上很多的企業都在討論L3、L4、L5,是很多的企業在試圖展示他們能夠進行自動駕駛的車輛。安波福去年在CES車展上派了幾十輛自動駕駛汽車在進行實際的路況展示,在座的其實有很多的客戶也坐過我們的車,今年到CES去看有一個很大的變化,這個是我個人的看法,我自己還在那轉了幾個小時,見到我們客戶,我們客戶提了一個問題,說你們今年怎么沒有提供自動駕駛道路演示,我們可不可以乘坐一下,那我們一直給他解釋,今年你如果想試乘我們L4自動駕駛汽車的話,你就自己下載一個Lyft打車軟件,這是美國第二大移動出行公司,你在拉斯維加斯叫出租車的時候就可以打選擇乘坐我們的自動駕駛汽車。所以我們已經走出了那種長期進行模擬實驗這么一個階段,我們現在操心的是下一代自動駕駛怎么落地、怎么幫助行業實現量產。
我在這里列了一些數據,這些數據大家非常的熟悉,整個行業在面臨著向移動平臺這樣一個未來出行方式進行變革的挑戰,這個挑戰過程當中我們安波福一直在堅持談三點:
第一點就是安全,剛才已經談到了,現在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解決汽車零事故的問題。第二點我們就要講到環境,就是綠色,怎么達到各國特別是中國最近出的非常嚴格的排放要求,第三點就是不可阻擋的互聯的優勢,大家可以看到目前擺的這些數字有多少個有能力互聯的設備,怎么在安全、綠色、互聯這三個方面把它結合到我們未來出行自動駕駛這樣一個平臺上,實際上對我們整個汽車行業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機遇。
目前在行業里面到自動駕駛這個過程當中,L2或者是L2+已經非常非常快速的在實行,你比如說中國大家都知道我們在汽車行業今年是受到了比較大的挑戰,因為中國汽車市場連續兩年負增長,你們可以看到,就2019年中國實際上在汽車市場面臨下滑的情況下,主動安全系統這一塊仍然是處于一個非常高速的發展。
我們汽車行業看到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傳統汽車的架構已經接近飽和,已經不太可能承受目前安全、綠色和互聯的發展趨勢對汽車平臺的要求。你比如說怎么處理高速數據傳輸的問題,剛才已經看到車與車要互聯,車與智能化的道路要互聯,到底怎么去解決這個問題,目前的汽車架構已經可以說達到了它的極限。
那怎么辦?這次我在CES展上觀察到有幾個大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有很多激光雷達公司在展示他們的產品,而且大家強調的并不是以前多少線有多少功能看多遠,而且是看多便宜,現在馬上可以進入到量產,有的公司(很多都是我們中國的公司)說我們可以在9000塊錢以下解決你的問題,如果達到9000人民幣解決問題的情況下,那激光雷達就已經開始可以達到適用的階段;
第二個特點大家都把AI當成一個主題,很多公司都展示算法及計算的能力。
還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感知展系統商非常多,如怎么面部識別的,對汽車內部的傳感系統等。目前歐美已經馬上開始立法的問題,歐美父母不像我們中國父母那么小心,經常把小孩子忘在車里,如果在美國南方高溫下面小孩子在幾分鐘之內就會出問題,他們立法你必須得有一個辦法感知這個小孩是不是在車里,你是不是把他忘掉了。我們展示了一個新的就是內部感測的系統,即使那個小孩不小心把布蓋在身上系統也感知他在車里,同時他是不是在正常的呼吸。
那這些東西再加上后面的移動平臺到底將來怎么去對這個云互聯?我們在做下一代汽車架構的團隊,我們注冊商標叫做SVA,就是智能汽車架構。這個智能汽車架構是一個新的概念,有幾個大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我們非常強調要把軟件和硬件要分離開,目前汽車架構的軟件和硬件是不分開的,到時候我下一頁我會繼續的介紹這個細節;
第二個特點,我們就是把輸入端和輸出端與中央計算是分離的。
再有一個就是說我們的中央計算中心要擔當一個服務器的角色,這是一個新的架構的一個概念。
新的架構里面我們從原來的功能控制為主的架構轉變為域控制的架構,在這個角落要控制汽車所有方面的功能,我在這個角落也需要汽車在這個所有方面的功能,以前因為都是按照功能模塊來控制的,你就會出現有的功能模塊放在這里既要控制前端的也要控制后端的,同時他得自己進行傳輸。模塊化之后你就可以大大的優化整個架構的復雜程度,我們把中心計算放在中間,進出只是中心需要計算的東西。還有一個特點,自動駕駛你必須有高度的系統穩定性的要求,你可以看到我們的中心計算都是由兩臺計算機在控制的,同時域的控制也有這樣的功能,這個域不光是控制這一片所有的功能,同時他還控制臨近域這個關鍵的功能,如果某個關鍵系統出問題,另外一個系統會馬上啟動頂替。有兩個系統來保證自動駕駛汽車能夠在任何的情況下能夠安全運行。
大家如果可以有機會到汽車廠去看,他的車間自動化程度很高,唯一不能實現自動化裝配的是線束系統,幾乎每一個整車生產線將近上百人在負責線束和整個連接系統的裝配。通過這樣一個改善我們完完全全的可以把非常復雜的需要人工完成目前的汽車架構實現自動化裝配。我們在拉斯維加斯展示就是四個模塊,這四個模塊是提前裝好的,然后把自動化技術放在整車四個區域里面。
所以說未來的這個架構就是帶來了一個非常大的一些優勢,我們覺得智能汽車架構是目前的一個發展趨勢。目前的汽車平均每輛車有50到100 個功能控制單元,很快的會過渡到域控制這樣一個新的汽車架構,最后出現軟件和硬件分離的局面。軟件和硬件分離會帶來非常多的好處,為什么現在還有那么多的投資公司在不停的投這些新能源汽車呢,因為只要做到軟件和硬件分離,同時在傳統燃油車不斷的向電動汽車過渡方向的情況下,實際上組裝一個汽車會變成非常非常的可能,就是說不像以前那么復雜了。
新的智能架構主要有幾個功能,因為軟件和硬件分離了,所以在升級擴充功能的時候就不要重新對每個模塊重新進行非常長的時間車級的論證;軟件硬件整個開發時間會大大的縮短,因為你可以同時在進行。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擴充功能,就是說你可以不停地開發客戶需要的功能,開發完了之后就可以通過云端直接升級,直接送到車子里面去,不牽扯到要進行大規模的硬件方面的論證。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實現電子電氣架構的自動化裝配。現在電子電氣架構像八爪魚一樣,很難自動化裝配。在整個汽車行業怎么把成本降下來,其中一個就是要進行全面自動化,在汽車廠里面大大的降低我們汽車組裝的成本。汽車智能架構會帶來非常大的業務模式的變化,這個業務模式的變化不光是消費者端,同時到底誰來造車,整個在汽車產業鏈里面誰在完成汽車產業鏈里面哪兒一塊的功能,這個是完全新的開放生態方式,這是汽車行業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總結一下,安全、綠色、互聯的發展趨勢需要我們帶來一個新的系統的解決方案,新一代汽車智能架構是高度自動駕駛汽車量產的基礎保障。到底這個市場怎么去變,我認為其實在下一個革新最可能成功的地方就在中國,因為我們有各方面的社會優勢以及有大量的創新企業正在向這些方向發展。你可以看到安波福我們全球的布局以及在中國的布局正在瞄準未來出行這樣一個快速發展市場的變化,我們也正在轉型為面向未來出行的科技公司,為未來出行高度自動化提供保障。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