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12日,以“把握形勢 聚焦轉型 引領創新”為主題的2020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舉行。
活動現場,ADI 公司電池管理系統事業部總經理Herman Eiliya發表了演講。

ADI有幾個主要的投資領域:一個是自主無人駕駛,一個是車載娛樂信息系統,還有電氣化。我今天主要談的是電池管理系統以及我們做的一些投資和努力。
電動汽車對于環境是非常有利的。這兩個例子大家可以看一下。我選的是奧迪A8(參數|圖片)和特斯拉Model S。在加州它們都是非受歡迎的車型,價格也差不多,奧迪A8要消耗18.8L油開100公里,同等距離,特斯拉Model S耗電是22千瓦時。這告訴我們,電動汽車不僅對于環境有利,跟高端燃油車比他們的里程數或者表現也是差不多的,駕駛舒適度也是差不多的。
這是我們從UBS瑞銀得到的數據。2018年全球銷售180萬電動汽車,中國的市場份額是非常大的,大家看一下這個對比。還有來自北美、日本的汽車制造商。電動車的銷售量到2025年的時候會達到這樣的數字,中國的制造商生產會差不多到500萬輛的水平。之后,歐洲、日本還有北美的制造商也會一起來推動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這是我剛剛說的,電動汽車不僅對環境有利,同里程的駕駛表現也是特別好的。
電動汽車不僅僅是簡單的車,其實是整個生態系統,是從電池行業汽車制造行業,這是中國市場的數據。中國的OEM他們在電動汽車行業的市場份額非常大,各個區域的使用者們他們想要的就是安全的電動車,能夠給他們快速充電的能力以及很高純電續航里程。電動車如果沒有充電的基礎設施,肯定沒有這個吸引力,所以我們也需要去發展充電基礎設施、充電樁,在這個領域進行投資。還有車聯網、車與電網的連接。因為電動汽車不僅是一個交通工具,也是一個儲能工具。因為我們現在新能源的選擇越來越多,所以從能源的生產到能源的消費我們就越來越能接近零排放,從生態系統看,ADI從儲能系統、電池制造、電池管理等很多領域我們都是領先者。
這是我們從2010年以來做的一些投資。我們公司僅在2019年這一年,可以看到在各個區域的部署,我們其實總共節約了近75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我們種了10億棵樹,所以如果我們繼續發展電動汽車、繼續做貢獻的話,能夠為整個環境做出貢獻。
繼續看電動汽車,當然要看電池的發展。從電池化成到倉儲、到運輸、到電池的制造、到車內的電池、維修維護、再回收,是整個流程。我們有數據顯示,很多公司、很多OEM,比如像特斯拉,他們不斷更新電池健康的數據、跟蹤整個電池的狀態,但是對于電池的倉儲和運輸他們好像沒有跟蹤到,當我們有新的平臺、我們有無線的電池管理系統,不僅在汽車制造方面能夠幫你降低成本,同時能夠在電池生產、倉儲、運輸整個流程中都能夠幫你收集數據。這些信息都能儲存到電池管理系統中,你可以通過這些信息、這些數據延長電池以及整個電動汽車的生命周期,能夠提高電動汽車的殘值,能夠確保電動汽車二手車市場更有吸引力,能夠讓消費者愿意去購買二手電動汽車。這是電池再回收的過程。非常希望能夠和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和別的行業伙伴一起合作,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下面看一下我們的BMS電池管理系統。ADI解決方案是高度精準的。比如傳統的BMS電池管理系統或者說電池均衡系統。如果我們基于5%的測量精準度,放電至25%最低安全電量和充電至85%最高安全電量,這使電池只有60%的可使用電量。如果測量誤差從5%降到1%,可使用的電量就可以從60%升到68%,放電量能從25%降到21%的最低安全電量。
雖然電池包都是一樣的,你只需要做的是用更精準的BMS電池管理設備,能夠更準確的去衡量這些測量誤差,而且誤差也更小。我們能夠保證1%的誤差。如果我們想能夠開發算法來計算電池的壽命,需要依賴于對于電池準確的預測,對于電池包有顛覆性的改變。ADI具有多年基礎電池管理系統半導體應用經驗,從最開始的單板設計,到采用模塊化的設計,再到現在開始采用無線模塊的電池管理系統。
我們覺得能夠促進下一代電動汽車的發展。對于無線模塊我們能夠把有線通訊線束去除掉。這樣能夠降低生產的成本。沒有線束之后整車的重量減輕了,成本也降低了,可用空間就能更大,能夠裝入更多的電池。它的可靠性也能夠提高。車企就能有一個非常豐富的產品組合。他們省去了線束導致的限制,不需要進行線束維護。而對于這種無線的電池管理系統,我們能夠評估電池在倉儲和運輸過程中的性能。傳統電池管理系統需要有人去現場檢查電池。但是如果有了無線電池管理系統,每個小時、每一天、每一分鐘都能夠去持續檢測電池狀態。
同時不需要高昂的人工檢測成本。因為整個系統都是在無線運行。對于大的車企他們有非常復雜的產品組合。如果想要他們設計針對一個平臺的組合,他們必須要考慮上市的時間以及庫存的復雜度。因為這種無線的管理系統,能夠去適應這種需求。可以針對小型車、中型車、大型車設計可裁剪的、可重用的同一個無線電池管理系統。所以我們所提供這種平臺可以只有8個模塊這么小,也可以比這個規模要復雜2—3倍,這樣可以很方便的去建立整個電池系統。
第一步,我們提供無線電池管理系統作為一個平臺去收集電池數據。我們能夠用這些數據來通過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預測電池在道路上的性能和表現。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夠獲取這些數據來推動機器學習發展,來提供更多的智能服務。這樣能為整車廠和終端用戶帶來益處。除此之外,無線電池管理系統也使電池化成和汽車使用過程收益。如果我們知道電池包的質量就能夠更好地去回收利用電池。
當然我們需要新的行業規范,持續的投資,也需要廣泛的合作。在政策層面,從能源效率到電池安全的全面考慮,我們就能夠生產出安全的電動汽車。比如說開發一個無線的電池管理系統,考慮生產的成本、也要考慮可靠性,同時創造更多的可用電池容量。構建更為精準的電池管理系統。基于更為準確的電池測量,我們一起合作能夠打造更為安全,充電更快,以及更低成本的電池管理系統解決方案和電動汽車。
同時我相信,我們需要共同合作,大家一起來收集數據和共同利用的數據,用人工智能來設計相應的產品,來創造電池包相應的評估平臺。除了電池可用容量提升之外,我們也可以增加二手電動車電池殘值,增加市場上對于電動汽車的應用。
同時我們也能夠激勵用戶去購買更多的電動汽車。因為這樣的話,在未來比如5—8年為電動汽車提供更高的價值。這個項目相當于創造了一種電池識別身份證,能夠運用到電池包的運輸過程和倉儲過程,和循環與回收中,來發展針對電池的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