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12日,以“把握形勢 聚焦轉型 引領創新”為主題的2020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舉行。
活動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孫逢春發表了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來參加百人會,根據大會的安排,讓我講一講新能源汽車大數據運行安全。所以,我的題目就叫“新能源汽車與大數據安全”。
國家建立了國家、地方、政府和企業的三級監管體系,同時強調了企業作為安全的第一責任人,來承擔安全控制的主體責任。目前接入國家平臺的車輛大約有295萬輛,剛才童司長說總體保有量已經超過400萬輛,但是2017年以前的車由于標準沒有統一,所以沒有接進來,同時還有一些已經報廢了。總的里程運行1137.9億km,每天在線率超過60%,實時在線率超過25%,所以運行情況越來越好。
我們也有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國家溯源管理平臺,截止到2019年底,有227家車輛企業的329萬輛車的電池包數據,還包含了520萬個電池包。到目前為止,報廢的車輛有127輛,電池梯次利用信息是87萬條,入庫的大概將近1萬噸,已經處置了大概8600噸。
車輛的整體上線率大幅度提升,以前會有大量車閑置,現在上線率大幅度提高,2019年比2018年提高了38%,乘用車、客車、專用車的上線率也有大幅度提高。比如到10月份,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1%,目前客車的上線率超過90%。乘用車是目前新能源汽車推廣的主力,私家車也在快速的增長,今年比去年同比增長了8.5%,乘用車接入到國家平臺的總量也超過了78%。
另外,我們國家的百公里電耗水平不斷在下降,乘用車百公里在線實時電耗是15.1 kWh,應該說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跟公告的能耗還是有一定差距,因為這是把空調實時在線的都已經算上了。根據數據可以看出,車輛在30-80km/h車速的時候,電耗水平是最低的。關于客車,因為大小不一樣,電耗區間在20-120 kWh/100km,平均55.4 kWh,在客車領域電耗水平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另外,各種新能源車輛的質量明顯改善,這也是我們中國近20年的發展,乘用車的一級故障率降低了18%,三級故障率降低了14%,客車的一級故障率降低了23%,三級故障率降低了10.7%。
新能源汽車的全氣候特征明顯顯現,以前在東北、西北,高寒地區不是太好。現在從增長率來看,目前在東北地區高寒地區已經跟其他地區增長基本持平,這也一個非常積極的現象。同時,超過400km續時里程的車輛持續高位增長,每天行程超過400km的運行車輛的增長率比去年同比增長了8倍。
另外,用戶選擇新能源車的出行需求也越來越高。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程度也越來越高,比去年相比,日均行程比去年增長了42km,累計平均日行駛里程比去年增長30.4%,這都是新能源汽車使用非常好的積極現象。
客車和專用車的行駛里程高峰都在往后推,相比從去年的140-160km發展到今年的160-180km,這也是我們車輛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表現。同時,新能源公交車的使用強度在不斷的加大,可以看到,顏色越深,強度越大,強度也提高得非常快。另外,日均行駛歷程在145-190km區間也在進一步增長,同時典型的平均車速大概在城市里面,公交車是18km/h,這是前幾天剛統計出來的結果。現在夜晚和白天充電的時長比是4:1,充電集中在夜晚23-2點,比例大概是23.14%,凌晨2-4點的區間還有非常大的優化空間。
充電焦慮已經有所緩解,原來見到樁就充,現在從充電起始的SOC狀態來講,乘用車降低8%,運營車輛降低11%多,表明充電焦慮已經有所緩解。里程焦慮,隨著400km的提升也有所緩解。
公共充電場站,乘用車使用占比達到66%,私人乘用車達到了49%,應該說公共充電樁私人乘用車使用率較2018年提高了7%。我們可以看到在2019年,充電場站的建設基本完善,63%的用戶都可以在3km范圍之內找到充電樁。另外,我們發現1km范圍之內有公共充電站時,車輛的增長率是沒有公共場站的3.5倍,3公里范圍內是2.8倍,大家對充電的需求還是非常高的。
同時,針對目前電池的壽命15萬公里,公交客車管理得最好,衰減得最少,比如說我們現在有75%的公交車,15萬公里行程之后,還能在92%以上甚至95%左右,這是非常好的,表明我們電池技術水平已經非常好了,15萬公里之后衰減也就是5%。
下面再講一講安全的情況。根據大數據統計,統計分析模型到目前為止是223個,安全分析相關的是124個。目前來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363萬輛(截至2029年10月),平臺接入量296萬輛,事故前10天國家平臺預警提醒率準確率能達到70%,燃油車的燃燒事故2-4萬輛/年,這是全國的平均數。新能源汽車到目前為止萬輛車的燃燒事故大概是0.9-1.2 /年。媒體的朋友大家應該冷靜客觀的看待,當然新能源燃燒起來比較嚇人,但是希望大家能夠有比較好的心態去認識這個事情。我們現在基本上可以做到事故可發現、可預判、可處置。另外,乘用車目前來講,安全事故占比比較高,達到57%,其次是專用車,公交車應該是最好。
三元鋰電池事故率占比最高,達到89%。在充電過程,充滿電之后靜止狀態是著火事故主要構成的原因。車輛燃燒的事故大多發生在高SOC狀態,其中在85%以上事故率占比達到57%,SOC為100%的占比是14%。我們很好履行了責任,比如X公司(配置6家,接入12706輛)的動力電池,占比事故車輛總數的21.57%,我們后來上報工信部,工信部提前對他們進行處理,也做了一些召回的處理。我們現在是7天24小時的實時監控,三級以上的故障直接實時推送給企業,上報工信部,一、二級故障是批次預警告訴企業。我們通過電壓、溫度、絕燃電阻,可以判定車輛是不是有問題。通過歷史大數據的比較,精度可以達到90%,這是非常好的結果。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