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金磚換電論壇】禹如杰:租電與換電模式經濟分析與展望

發布日期:2020-12-23

核心提示:由聯聯充電、中國充電樁網、充換電百人會主辦的中國國際換電模式產業大會于12月23-24日在上海大華虹橋假日酒店隆重舉行。
       由聯聯充電、中國充電樁網、充換電百人會主辦的中國國際換電模式產業大會于12月23-24日在上海大華虹橋假日酒店隆重舉行。本次大會以“新模式、新機遇、新發展”為主題,推動企業交流發展。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汽數據有限公司高級技術經理 禹如杰 在本次中國國際換電模式產業大會做《租電與換電模式經濟分析與展望》演講,現場演講實時如下: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我今天介紹的題目是“租電和換電”模式經濟性分析與展望。今天通過之前嘉賓介紹,今天學到了很多東西,尤其是對于換電車型,技術和產品端的進展,但是今天我可能介紹的重點更多是放在商業模式的維度,如果我們假設換電車型技術和產品都是沒有什么問題的情況下,那配合一些新的商業模式,比如租電商業模式,它的經濟性分析。

    這個之前其實我們研究更多的還是針對于乘用車來說的,但是乘用車和商用車之間有很多共性,所以我感覺還是有一定的互通性和借鑒的價值。我整個匯報的題目包括三個方面:首先介紹一下背景,為什么今天我們能夠聚到這里,探討換電的問題,它內在的原因是什么?從頂層到產業層面。第二是進行介紹,介紹我們對于經濟性的評估方案以及結果的觀點介紹。最后是我個人的展望性的觀點。

    首先這個圖是概括性的展示,剛才嘉賓提到為什么新能源汽車發展,一些觀點認為有一些問題,比如認為它還是污染的還是怎樣,其實我也非常同意前面嘉賓的觀點,我們應該從動態的角度觀看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目前是解決氣侯問題、能源問題和環境問題重要的途徑。

    下面的圖是世界上一些主流國家,他們對于推廣電動汽車或者說是去除內燃機汽車的計劃,顏色比較深的國家,像挪威、丹麥等,在2025年、2030年提到把電動汽車進行全面電動化或者零排放汽車,這么一個概念。像英國一些國家,也是2040年左右提到這樣的目標,所以整個電動車趨勢也是全球化的趨勢,是面臨解決全球化的低碳、碳中問題非常好的途徑。

    對于中國來說,雖然我們沒有提出明確的時間表,但是從頂層的設計層面,有一些對應的目標,比如我們其實2011年底、2012年初《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提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能達到200萬輛,累計預產銷500萬的目標,再到產業中長期規劃,包括今年發布了2035的新能源汽車規劃都提到了具體的目標,2025年新能源銷售總量20%左右。

    基于這個目標,汽研中心這邊也做了非常多的具體政策支撐工作,包括雙積分政策,對企業提出了強制性比例要求,每一年新能源汽車積分,要基于傳統汽車的產量占比,有積分比例的要求。今天到會可能更多是商用車企業,其實商用車的積分政策也在研究過程中,可能這也是為什么商用車企業,包括政府也在推進新能源商用車的發展。

    另外標準層面,五階段標準是2020年-2021年的油耗標準剛剛發布,未來下一階段的油耗標準也在馬上啟動之列了,油耗標準里面也會把新能源汽車納入到整個油耗標準考核范圍內。整個是從產業層面看,中國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發展,應該來說是確定的方向,這個可能在五年前我們還會有疑問,但是現在的時間節點應該不會有什么疑問的。

    以上是政府層面有一個層級的框架設計以及具體的政策實施,但是我們新能源汽車是要求廠商生產,但是最后新能源汽車是賣出去的,賣出去的話,其實我們現在發現有很多痛點,當然了剛才專家介紹了,比如對續航里程、充電、以及電池里程衰減等,這些問題通過政策是根本無法解決的,技術層面短時間內也是無法克服的,這引出來今天為什么討論換電的問題,現在政策要求我們廠商生產和銷售很多的新能源汽車,但是技術上,包括成本上看,還是不具備優勢的前提下,只能從一些商業模式上做一些創新,能夠使消費者接受這樣一種產品。我們認為整個租電和換電的商業模式是非常好的結合。

    租電模式我解釋一下,大家可能了解,租電模式就是做一種產能上的分離,電池所有權不歸消費者,但是使用權歸消費者,消費者向電池的廠商或者說電池資產公司也好,采取月租的方式獲得電池的使用權,它能夠很好解決問題,購車成本高的問題以及電池保值率低的問題,這個問題對消費者來說可以做到消除他的顧慮。

    技術路徑層面剛才大家探討的換點路徑,它能夠結果充電時間長和安全性評估問題,這兩者如果有機結合的話,其實能夠解決充電時間長和安全性的問題,這兩者如果有機結合的話,其實能夠實現在車電物理層便的分離和價值層面雙重分離,能夠解決剛才提到的一系列問題,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今天能夠探討這個問題。其實從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來說確定性非常強,但是技術層面、產品層面,可能短時間內無法突破的情況下,從商業模式層面突破其實是可以緩解或者說支撐廠商滿足國家規劃要求的政策目標,是這樣的邏輯。

    我們也注意到,很多廠商已經做了嘗試,比如說做得比較早的,像歐洲雷諾,2021年就提出了車電分離的模式,但是它做的更多是租電模式的分離,沒有物理上的分離,最后效果也是比較好的,包括蔚來、小朋等企業也做了這樣的嘗試。

    我重點說一下雷諾,因為它提出比較早,它實踐的結果可以供大家借鑒的,2012年雷諾提出車電分離實施模式,對它銷量促進有一個非常好的作用,但是同時它運行了一段時間以后,2017年逐漸把這種模式不使用了,一方面本身車使用電池容量比較小,比較小的話,本身電池價值也不高,所以他不需要解決用戶比如購買成本高這種痛點。另外前期積累了很多銷量,它本身是使用電池銀行這種模式,做的運營,所以它后面整個這樣一個運營重資產的問題,會逐漸的體現出來,所以這個也是需要我們,本身值得我們借鑒的經驗。

    其實引出來我們今天想探討的問題了,本身如果是租電加換電的模式,站在消費者的層面,他能夠解決降低初始的購車門檻,包括緩解電池衰減問題。對消費者來說,如果電池租金定價不合理或者過高的話,他可能會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對整個廠層面看,通過這樣的模式可以提升它的銷量,如果與電池的梯次利用結合,可以提高它的收益,當然它也有重資產的問題,消費者和廠商通過這樣的模式是一個此消彼漲的過程,所以它需要整體考慮權衡評估的問題,所以這也是引申出來,為什么做這么一個評估。

    整體我們是做了一個方案,評估租電+換電的模式,它的經濟性,包括我們評估了三個參與者:消費者、換點運營商以及電池資產運營商三方面。我們評估三者,三個參與方模擬它的運營,它的一些盈利性情況,重點最后主要是關于電池資產運營商以及資金現金流、累計收益等情況,做綜合性的分析,這是整體的方案。

    簡單做一個總結,我們重點考慮什么因素呢?消費者層面購買參數,包括裸車價格,包括消費者使用金額的參數,電池衰減分布,車身報廢分布等,運營商層面的分布,建站成本和運營成本,另外電池運營商的參數,基于這樣的分析,我們做了案例分析,我們假設如果有一家整車乘用車企業,它具備這樣的模式,從2011年開始,逐漸引入一些車型,支持租電分離的模式,那它的從盈利性上的表現,有一些結論和觀點:

    第一,租金定價影響消費者端花費和運營端的收益,這個圖其實也是展示相對明顯,因為租金定價過高,消費者層面花費就非常高,可能會高于不采用這種商業模式,或者是高于傳統燃油車的花費,這樣其實從促進銷量目的來說是難以實現的。另外如果是從運營商端,租金做得定價過低,其實對運營商端單車凈收入影響是非常大的,這塊兒我們認為是需要權衡考慮的點。

    第二,換電站需要超配電池支撐模式的運營,超配比例多少是對單車資產和收益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比如1%或者是10%超配電池的比例,這個對整個資產包括營收影響也是非常大的,當然我們也做了整個公司的現金流,包括資產的分析,這兒我就不一一展示了。

    另外也是今天提的比較多的,梯次利用。我們認為也是和租電模式非常好的天然結合,為  這么說?早在2018年工信部發布了一些文件,規定了整車企業有義務做兜底的工作,就是做負責電池報廢回收。但是其實電池報廢回收是有兩種途徑:第一如果電池是歸整車廠所有,它回收起來成本比較低,如果是競價回收的模式,消向消費者專門溝通,這個成本是比較高的,這是充電換電模式天然的優勢所在,它可以和梯次利用有機結合起來。

    另外如果我們把梯次利用考慮到電池資產銀行運營的環境,其實它對于整個周期里面,能夠提升運營商的收益,應該說是有非常大的幫助。

    以上是對于整個租電+換電模式的分析,總結下來我們認為三點:

    第一電池租金定價水平影響租電模式與競品燃油車、NEV整車購買競爭力,同時影響電池運營商盈利能力,這應該是著重考慮的因素。

    第二,相較于不換電車型,換電車型租電模式的平均單車資產更高、收益率更低,將換電體系中超配電池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可顯著降低重資產風險,提高盈利能力壓力。

    第三,“租電模式+梯次利用”,比不做梯次利用租電模式收益更高,若考慮換電對電池殘值的有利影響,可進一步提高收益率。

    以上是我的總結,下面是我個人的展望思考。第一我們可以看到整個未來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在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換電+租電的模式,它的定位到底是起什么作用?具體怎么解釋呢?剛才我們提到換電+租電在現有的模式下,更多是為了促進消費者接受新能源汽車,并且廠商把新能源汽車賣出去,未來新能源汽車技術也在進步,電池的成本也在下降,可能我們之前消費者的痛點已經不再是痛點了,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換電+租電模式,它的作用和定位是不是發生轉變呢?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比如我們曾經做了一些研究,預測未來車用電需求量快速增加,我們換電模式其實是一個天然的,能夠把運營商作為一個能源的補給上做角色的轉換,那它未來能不能做這樣的角色轉換,除了能夠促進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以外,是不是也能夠做一個收益的來源呢,這塊兒我們認為是一個思考的點。

    另外車用的動力電池需求量以及未來的報廢量肯定是呈指數型增長,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現在看還是處于非常起步的階段,未來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以及報廢回收和租電換電的模式,如何做更加有機的協調,能夠做到相互的促進,這塊兒來說未來市場也是非常大的,這是整體的思考。

    整個來說,現在我們整個換電+租電的定位更多是消除消費者的顧慮,促進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未來租電+換電是不是可能成為一種新的盈利手段,這塊兒我們認為應該是重點考慮的方向,以上是個人的分享和介紹,謝謝大家!

(現場演講實錄,未經講師審閱)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