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昆明市人民政府批準,市發展改革委日前印發實施的《昆明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2020—2025年)》(下稱《規劃》)顯示,未來5年,昆明規劃建成充電樁28.7萬個,車樁匹配度實現1∶1,形成布局合理、智能高效、便民利民的新能源汽車智能充電體系。
充電基礎設施主要指各類集中式充電站和分散式充電樁群,包括公共和自用充電樁及公共換電站,是新能源汽車普及的重要保障。
截至今年10月底,昆明市累計建成充電站309座,充電樁22156個,換電站10座,可滿足2580輛新能源汽車換電需求。其中,公用樁7013個、自用樁15143個,整體車樁比為1.27∶1,電動汽車與公共充電樁比例為4.01∶1。
《規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結合公用、專用、自用不同領域的充電需求,科學確定公用充電設施、公共服務領域專用充電設施、自用(居民小區)充電設施共3個板塊的建設規模和空間布局。
在公用充電設施建設方面,按適度超前建設理念,將加快推進公共停車場、園區、高速公路服務區、旅游景區等充電設施建設。新建的公共停車場,按照不低于15%的車位比例建設以直流為主的充電設施,并納入整體工程驗收范圍。高速公路服務區要利用停車位建設城際直流快充設施,初步構建高速公路服務區快速充電網絡,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城際出行需求。A級旅游景區要按不低于10%的車位比例建設以直流為主的公用充電設施。全市各4A級以上旅游景區建設的充電設施累計達到不低于20%的車位比例。
在公共服務領域專用充電設施建設方面,優先配套建設公共交通、環境衛生、機場通勤等領域充電設施;對于非定點定線服務領域停車場建設充電設施的車位比例不低于10%。具體來說,2020—2025年規劃建設專用充(換)電站(樁群)120座。其中,城市公交車充電站23座、客運充電站15座、換電站50座,環衛專用充電站和充電樁群24座。此外,發揮公共機構示范帶頭作用,具備條件的黨政機關、國有企業等公共機構,要利用單位內部停車場資源,規劃建設新能源汽車專用停車位和充電設施,配建比例不低于15%。
在自用(居民小區)充電設施建設方面,新建住宅至少10%的停車位建成充電設施,其余車位應預留安裝條件,并納入整體工程驗收范圍。已建成住宅小區,鼓勵業主在固定停車位上自建充電設施,物業服務企業應積極配合并協助,為施工提供便利條件;老舊小區按照“市場化運作+政府扶持”建樁模式,在老舊小區周邊合理范圍內集中建設公用充電樁。
為保障上述目標任務,《規劃》明確了7項工作要求:加大用地支持、簡化審批流程、完善政策支持、完善配電電網建設、強化充電運營安全責任等。目前,《規劃》已印發實施。
昆明市能源局負責人解讀《昆明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2020—2025年)》
昆明充電基礎設施總投資超105億元
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能夠加快燃油替代,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還對保障能源安全、促進節能減排、防治大氣污染、推動昆明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具有重要意義。就此次印發的《昆明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2020—2025年)》有哪些特點、對行業發展將帶來哪些變化等,規劃編制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局長施云懷進行了解讀。
新能源汽車占比約7.3%
記者:此《規劃》具有哪些特點?
施云懷:從原則上看,《規劃》具有整體規劃,適度超前;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協同推進,分類實施;因地制宜,集約發展;強化管理,規范服務等5個特點。
具體來說,按照國內領先的要求,在“多規合一”的總體框架下,統籌制定《規劃》;通過分步實施,主城區優先布局,解決從有到量的問題,兩年內實現主城五區+晉寧區全覆蓋、5年內市域全覆蓋,形成由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的格局。
記者:28.7萬個充電樁建設依據是什么?
施云懷:根據2019年昆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19年,昆明市汽車保有量為249.01萬輛,近5年的汽車保有量年平均增速為9.6%,其中近兩年的汽車保有量增速維持在8%左右。“十四五”期間,按年均8%的增速考慮,預計2025年昆明市汽車保有量約為395萬輛。根據云南省《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若干政策措施》,2020年-2022年昆明市新能源汽車投放數量累計將達10萬輛;2023年-2025年按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占每年新車銷售量的20%考慮,預計2025年昆明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28萬輛以上,新能源汽車占比約7.3%,即28.7萬輛。目前,這一數字超過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新能源汽車約5%—7%的占比。
六大任務產業鏈形成
記者:《規劃》只為完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另有目標任務?
施云懷:完善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是一種具體表現,《規劃》還提出了六大重點目標任務,即優化提升市級新能源平臺監管服務能力;開展充換電基礎設施的示范工作探索;探索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出臺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及驗收標準指導意見;加快全市充換電基礎設施的數據互聯互通;培育相關產業。通過六大任務的推進實施,加速構建全市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記者:目前,昆明充電基礎設施已有一定建成規模,但由于涉及多方權責,推進難度依然不小,下一步如何破解這些工作難點?
施云懷:能源消費革命是一項重要戰略舉措,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未來,市發展改革委將聯合各部門、各方,通過加快推進昆明市居民小區公共充電樁建設,加強新建小區預留充電設施驗收的執行力度,加快推進單位內部充電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社會公共資源的場地投建充電設施等工作,消除不利因素,加快充電設施建設。
帶動新能源汽車產值420億元
記者:能否透露一下《規劃》的投資規模?
施云懷:依據投資匡算,2020年—2025年,昆明市充電基礎設施總投資約為105.7億元。其中,公共充電站投資61.2億元,公共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分散式充電樁群投資約2.6億元,居民小區充電基礎設施投資約38.4億元,換電站投資約3.5億元。
記者:《規劃》實施后,預計帶來哪些方面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施云懷:按5年后昆明28.7萬輛新能源汽車計算,每年充電電量約40億(度)千瓦時,累計節約替代燃油量160萬噸。按每輛車5萬元計算,拉動汽車動力電池產值140億元;按每輛車15萬元計算,新能源汽車產值4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