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多家車企在新能源汽車快速更換電池市場,也就是換電市場有新動作。有的聯合服務商成立換電聯盟,首次開拓換電市場;也有的準備和合作伙伴一起大力建設換電站。換電模式為什么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它能否取代充電模式,成為未來的主流?
車企開啟換電新動作 換電優勢已在業內形成共識
7月底,長安新能源和電網企業、換電服務提供商、電池企業等聯合成立換電聯盟,致力于推廣換電模式,這也意味著長安新能源汽車未來將推出換電車型。而已經開啟換電模式的車企最近也有新動作。北汽集團最近與國家電網旗下的國網電動汽車公司簽訂協議,雙方力爭在明年6月底前,合作建設100座換電站。還有消息稱,國內較早探索換電模式的蔚來汽車將成立電池資產管理公司,專門運營換電業務。為什么車企最近紛紛切入或者加碼換電模式?一些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主要是在換電站寫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后,換電模式的優勢開始受到重視。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說,有一些優勢已經在業內形成共識。
“主要在于,它對電網的沖擊相對較小,它是利用波峰波谷的充電方式,這樣會使電網的電能夠被合理利用。同時,對使用者來說,由于換電模式減少了充電的時間,加速了車輛使用的效率,所以對部分領域車型的使用也帶來很大的便利性。”崔東樹說。
降低充電成本、提高使用便利性外……換電六大優勢凸顯
在7月下旬一場發布會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列舉了新能源汽車采用換電模式的六大優勢。除了業界所說的降低充電成本、提高使用便利性外,還包括降低新能源汽車購車成本、提高電池壽命和安全性、解決老舊小區充電樁建設難等多個方面。他還特別提到,換電模式有可能催生一些新的服務業態。辛國斌說:“現在快遞非常方便,打一個電話,很快東西就可以到你身邊。業界如果采用換電模式,搞一個換電車,也在大街上游弋,誰提出換電,保證10分鐘內到,其實這在技術上沒有任何問題,可能會催生一些新的服務模式。”
推廣換電存在困難 標準建設還需進一步探索
換電模式有這么多好處,會不會逐漸替代充電模式?實際上,目前全國已經累計建設充電站3.8萬座,充電樁130萬個,而換電站卻只建了449座,差距巨大。業內認為,推廣換電模式目前還有不少困難。比如,換電模式一般不支持家庭自充電,消費者享受不到低電價,實際使用成本可能增加。辛國斌則指出,標準建設也是一個問題:“比如車輛的總體設計,電池箱要規范統一,要有國家標準,對電池同樣要提出標準化的要求,不管是軟包還是硬包、是方形的還是柱狀的,都應該規范化。另外,電池的插接裝置也要規范化,還有一些地方需要進一步探索。”
換電或將首先在出租車、網約車等領域廣泛應用
工信部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繼續大力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相關技術標準和管理政策,鼓勵企業根據使用場景研發換電模式車型。崔東樹認為,換電模式可能在出租車、網約車等領域廣泛采用,充換電模式未來可能長期并存。他說:“充電跟換電會是并行發展的線路,同時,充電模式隨著電池功能的提升會日益成為一個主流模式,換電模式在部分領域的使用效果極其突出,也會長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