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能源署(IEA)近期發表的《全球電動汽車展望》,2019年電動汽車的公共充電樁數量躍升60%,是過去三年來最大增幅,并超過了電動汽車本身的銷量增幅。具體來說,全球慢充和快充充電樁數量達到86.2萬個,中國占有其中60%份額。而對于未來的國內市場規模,據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征求意見稿提出,預計到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6420萬輛。根據車樁比1:1的建設目標,未來十年,我國充電樁建設存在6300萬的缺口,預計將形成1.02萬億元的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市場。
另外,國家政策扶持疊加市場前景光明推動,各路資本正加速布局。據悉,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特來電、星星充電等國內四家領頭企業的自身投資就已接近60億元,再加上資本的押注以及其他企業的投入,有業內人士預測,2020年充電樁全行業的投資或將輕松破百億元。另外,特斯拉計劃2020年在中國安裝4000個超級充電樁,這一數字遠超過去5年的建造總量。而科技巨頭華為、阿里等也跑步入場充電樁。
操作上,兩大電網巨頭充電樁投資計劃分別增長10倍,看好相關合作企業。
相關上市公司:
奧 特 迅:和南方電網合作,完成了深圳大運中心、和諧兩個電動汽車充電站以及134個充電樁的設備供應,具有突出的先發優勢;
和順電氣:有完整的電動汽車充電站解決方案,充電樁部件有較高知名度;充電樁產品相繼中標國網和南網,充電樁業務占比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