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新能源充電樁被納入國家“新基建”版圖中!新風口之下有何新機遇

發布日期:2020-05-13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作者:劉仁

核心提示: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會議強調,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作為我國穩投資、調結構、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會議強調,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作為我國穩投資、調結構、擴內需的新引擎,“新基建”成為廣受社會關注的熱詞。
 
仿佛一夜之間,在小區、街頭、商場、公園豎起的充電樁,再次站上了風口。3月初,新能源充電樁被納入國家“新基建”版圖中,成為七大領域之一。緊接著,寧德時代與阿里巴巴蜂擁而入。近日,國家電網宣布今年計劃投資27億元,新增充電樁7.8萬個,新增建設規模同比增長逾10倍。
 
這不是充電樁第一次迎來風口。早在2012年,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帶動下,充電樁行業涌入了第一批玩家。一輪“跑馬圈地”后,充電樁行業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格局,也留下“一樁難求、充電慢、充電不安全”的尾巴。新風口之下,各大玩家該如何卡位,順勢而為?
 
產業從無到有快速發展
 
近日,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的《2019-2020年度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年度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我國公共充電樁保有量已達51.6萬臺。“我國新能源充電設施市場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階段,可以滿足新能源汽車基本的充電需求。”特來電副總裁袁慶民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發展,充電需求迅速釋放,尤其近年來在相關政策推動下,資本大量進入,產品標準化程度提升,進入門檻有所降低,極大促進了產業的快速發展。
 
《報告》顯示,2016年、2017年新增公共充電樁數量保持在9.1萬臺左右,進入2018年以后,新增公共充電樁數量有較大幅度提升,2018年全年增加14.73萬臺,2019年新增的公共充電樁也達到12.89萬臺。車樁比方面,由2015年的7.84:1提升到3.50:1。《報告》預計,未來幾年車樁比水平還會進一步提升,未來車樁比水平將保持在3.4:1左右。在運營方面,目前充電設施保有量超過1萬臺的運營商有8家,其運營充電樁數量達46.5萬,占全國充電樁的90%以上,前三大充電運營商是特來電、星星充電和國家電網,共運營充電樁35.6萬臺,占比達69%。其他充電運營商運營數量也保持穩定增長,形成以大型運營商為主、小微運營商為補充的市場格局。
 
北京奧凱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咨詢研究部總監朱玉華分析,近年來,充電樁企業大幅增長既取決于市場的快速擴大,也受益于標準的統一。他分析,我國新能源充電設施發展過程中,兼容和安全問題一直突出,早期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車主經常會遭遇車和樁不匹配的尷尬,為解決這兩大問題,2016年1月1日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樁新國標正式推行,全面提升了充電樁的安全性和兼容性,為新能源充電設施市場快速發展提供了保障。
 
技術積累仍待從有到優
 
伴隨著國內新能源充電樁產業的迅猛發展,充電樁相關專利申請量呈現出高速增長趨勢。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四川中心審查員陳琪通過檢索DWPI(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數據庫)和CNABS(中國專利文摘數據庫)發現,雖然我國充電樁技術起步較晚,直到2009年相關發明專利申請僅2件,但2010年至今呈現明顯增長態勢,尤其從2014年開始專利申請量開始大幅增加。根據對IPC分類號的統計,目前專利申請集中在供電系統或者電能存儲系統領域。
 
作為充電樁的核心功能,充電模塊技術分為快充和慢充兩種充電方式。朱玉華介紹,慢充為交流充電樁,其利用標準的充電接口與交流電網連接,通過傳到為車載充電機給電動汽車提供交流電源,具有占地面積小、布點靈活的優勢,但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快充為直流充電樁,通過對交流電進行變壓、整流、逆變、濾波等處理,直接對電動汽車進行充電,其充電時間短,但安裝和充電成本都較高。為滿足用戶需求,直流充電樁成為專利布局的主要方向。朱玉華對國內相關發明專利申請人統計發現,國家電網公司無論從專利布局時間上,還是專利申請數量上都遙遙領先。其從2010年開始布局,申請數量大,技術分布方向最多的分支為分類號H02J7/00(用于電池組的充電或去極化或用于由電池組向負載供電的裝置),顯示出其在行業內的領軍地位。
 
隨著移動支付、“互聯網+”、共享經濟等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國內專利申請人也在積極運用互聯網思維,為充電樁運營尋找合適的模式。陳琪介紹,如許繼集團有限公司提交的專利申請(申請號:CN201010275195.2)公開了一種電動汽車物聯網充電系統,汽車物聯網、電池物聯網、充電設施物聯網構成三級物聯網架構,不僅可以支持用戶通過被遠程控制的分布式充電樁進行自主充電,還可以靈活有序安排電池的充放電,并進行實時監控,提升了整個充電設施和電網安全性及用戶使用體驗。特來電提交的專利申請(申請號:CN201611205413.9),通過充電云平臺與網約車平臺的合作,實現了合理配置資源,提供了在運營方面新的思路和布局。
 
雖然從專利申請數量來看,我國充電樁技術創新不斷,但整體而言技術積累的速度還遠遠跟不上產業擴張的速度。在2019全球未來出行大會上,充電樁制造運營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新能源充電樁還有四大短板:充電時間長,削弱了電動汽車的使用效率;充電設施服務能力不足,充電樁難找,兼容性較差;智能化水平低,不便于大規模部署管理;充電安全問題突出。
 
“我國充電樁市場要從有到優,完全滿足充電需求,還遠遠不夠。”袁慶民認為,雖然我國充電樁功能模塊在性能上有提升,系統集成技術也有進步,但產品的安全性、環境可適應性,包括之前尚未得到重視的槍頭、槍線質量問題,都還有待提升。更重要的是,從行業發展來看,各方對于未來充電網絡運營尚未形成共識,商業模式存在不確定性,整個技術體系還沒有形成,在電動汽車充電設備及安全運行、動力電池充電安全研究、汽車充電網與新能源微網雙向融合、充電兼容等方面還需要持續深入開展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
 
未來發展謹防行業亂象
 
有統計顯示,到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超過6000萬輛。如果按照車樁1:1的建設目標,未來充電樁的建設規模也在6000萬以上,這可能催生一個萬億級的充電樁基礎設施的市場。萬億市場藍圖讓國家電網等第一梯隊選手快馬加鞭,而各地中、小企業則會借助政策推力,快速搶占優勢點位,將形成大小企業群雄逐鹿的局勢。
 
袁慶民擔心的是“新風口之下,大量資本和參差不齊的企業涌入,也可能帶來重復投資、安全隱患等行業亂象,甚至研發方向上也會出現混亂,經過市場競爭,會迎來新的一輪洗牌。”就如前幾年,在各地補貼政策鼓勵下,充電樁制造運營企業“跑馬圈地”、瓜分補貼,快速擴張,忽視日產維護和管理,出現了“重速不重質”、技術不兼容等問題。
 
他建議,布局充電樁行業,一定要從行業與技術發展的本質出發,重視研發深度,開展專利布局,而不能只為了蹭熱點、占風口。因為充電基礎設施的安全性非常重要,目前在產品、技術及專利布局上還有大幅提升空間,一旦電動汽車因為充電發生安全事故,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而言將是顛覆性的打擊。
 
業內人士認為,和上一輪的粗放式圈地建樁明顯不同的是此次新基建風口,充電樁的亮點轉向產業生態和運營。行業需要不斷強化網絡運維的軟件思維,通過云端平臺和日常運營的結合,進一步發掘并發揮充電樁數據的互聯網機制。具體在專利布局方向上,朱玉華認為,在運營方面,借助于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促進信息的開放共享、互聯互通,讓車輛和充電樁網絡更加匹配,更好提升用戶體驗,智能充電樁是未來發展趨勢,也將是專利布局的熱點之一。據袁慶民介紹,這也是特來電一直堅持的充電網絡運營模式,它摒棄了只做單一充電設備的運營模式,讓諸多單一的充電樁形成充電網絡,讓充電網絡與電網、車聯網有效協同,為客戶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定制化服務。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