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8日從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獲悉,該公司將在原有超過15000個充電樁的基礎上,今年計劃在廣東全省范圍新建充電樁2340個,通過構建“充電樁+”模式,全力服務智慧交通、綠色出行。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是國家“新基建”七大領域之一,疫情防控期間,自駕、綠色出行成為人們的首選。近年來,廣東電網公司瞄準“風口”,在電動汽車先進充電技術、電動汽車與電網互動、電動汽車充電智能服務平臺等領域加強科技研發。由該公司研發、榮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的“車-樁-電網”友好協同充電技術,為車輛、充電樁、電網三方的智能匹配提供了全面系統的解決方案,有效解決了電動汽車高質量智能充電的難題。

疫情期間工作人員對充電設備消毒。李學鵬 攝
隨著充電設施覆蓋范圍不斷擴大,老百姓的綠色出行將更加方便。今年開始,電動汽車用戶在南方五省使用一個APP“順易充”即可充電暢行。廣東電網公司產業發展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發揮規劃、建設、運營以及電動汽車服務專業化優勢,構建‘充電樁+’模式,加快構建充電服務產業價值鏈生態系統。”
據了解,廣東電網公司將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營運車輛停車場、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城市輸電走廊、城郊結合部等區域,加快建設“集中式快速充電站”,重點為公交、出租、物流等營運車輛提供服務。同時充分利用自有和社會資源,如變電站、營業廳、供電所、各類停車場、路邊停車場、加油站、旅游區、物流園等場所,加強與社會資本合作,快速布局充電設施,為營運車輛、私家車提供便利服務。
可以預見,未來的充電站將會越來越先進和智能化,可以實現光伏、儲能、充電高效協同、能量互補,滿足當地居民綠色出行需要,助力園區實現減少碳排放目標。東莞松山湖智能電網示范區新建的太魯閣公園光儲充示范樣板工程就是這樣“高智慧”的充電站。
廣東電網東莞供電局市場營銷部主管劉紅介紹說,“充電大數據的分析利用將對智慧城市的建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打造新能源社區和利用大數據分析為客戶‘畫像’方面。”
據了解,未來充電站將配備5G網絡,同時具有光纖網絡,又有儲能設備和太陽能自發電系統,可以作為災難時期的備選指揮中心或者安置中心,在發生地震等破壞性災害時,提供電力和網絡支持。正在往智慧化方向發展的充電站將不僅是電動車充電的地方,同時也是新能源社區入口,是政務信息發布中心和生活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