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首度承認,正致力研究自動駕駛車技術。

過去兩年,市場盛傳蘋果將首度推出”有窗戶”的產品,而就在這幾天,蘋果終于在給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聲明證實了這項秘密計劃。
蘋果產品健全性主管肯納(Steve Kenner)在給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主管的信寫道:”蘋果砸重金研究機器學習和自動化,而且對于自動系統在多領域的應用興奮莫名,包含運輸領域。”
這封信沒有提到任何計劃細節,但確實提及”自動車輛的巨大社會效益”,并形容這將是一項能夠拯救生命的技術,每年可以避免數百萬起車禍和數千死傷。
美國和英國目前都在進行自動駕駛技術。而蘋果據傳已經以代號Titan,默默研發自動車好幾年,但從來沒有對外公開。
《華爾街日報》9月報導,蘋果元老級人物曼斯菲德(Bob Mansfield)7月接掌Titan計劃后,蘋果已重組據信超過1000人投入的秘密團隊。
蘋果原本致力原汁原味打造整輛車,但近期則改弦易撤專注于研發自駕系統與軟件。今年初,甚至有傳聞說,蘋果有意收購英國豪華跑車制造商麥拉倫McLaren。但麥拉倫新上任的董事長弗維特(Mike Flewitt)隨后澄清,蘋果確實有到McLaren總部參觀,兩家公司就各自專精領域交換意見,但目前還沒有任何結論,而蘋果并沒有打算收購McLaren。
蘋果給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還說了什么?
蘋果產品健全性主管肯納在寫給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信還提到:”為了最大化自動化車輛的安全利益,并鼓勵創新和提倡公平競爭,國家監管機關必須一視同仁的看待企業大廠和產業新進者。”
肯納主張,大廠研發自動化系統時,應該彼此分享數據,以協助各方找出車子上路后,可能遇到的不尋常或有問題的狀況。
肯納也希望,企業彼此分享車禍和驚險的數據數據。透過分享數據,整個產業將可以建立更全面的數據數據,這比起單打獨斗會有效率很多。
蘋果也呼吁監管單位持續”探索”自駕車的倫理問題,”因為自動駕駛車可能為人類帶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信中提到,這些問題包含隱私權,以及自駕車對就業和公共空間的影響。
肯納最后寫道,”蘋果期望與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合作,安全、負責和迅速而有效地實現自動駕駛車的巨大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