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可謂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一年,新能源汽車生產51.7萬輛,銷售50.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1.7%和53%,新能源汽車產銷占比超過1.8%,可以說從市場導入期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火熱的氛圍之下,皮卡企業也陸續推出新能源車型,本文將盤點國內幾款新能源皮卡車型,淺析皮卡趕上新能源浪潮,會否有利好表現。
筆者整理了工信部公告數據,我們發現僅江鈴、成都王牌、沈陽金杯、河北中興、江蘇卡威、鄭州日產等有純電動皮卡產品(江鈴、成都王牌產品公告已撤銷),電池主要為三元/磷酸鐵鋰。除河北中興和沈陽金杯的純電動皮卡產品類型中包含有1字頭多用途貨車外,其余均為5字頭專用車(工程車、運輸車、教練車),詳情見下表。



除公告產品之外,黃海汽車在2016澳門環保展會上推出了黃海N2純電動版皮卡,采用三元鋰電池,整車外觀尺寸為5560×1840×1830mm,驅動電機額定功率40kW,峰值功率80kW;另悉福田拓路者、銀隆新能源未來也有純電動皮卡車型產品規劃。
隨著國Ⅴ、國Ⅵ排放標準法規的公布實施,傳統能源皮卡產品購車成本與使用成本增加,同時國內新能源汽車推廣新政利好,例如:國家機關、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車輛總量的比例,要提高到50%以上,純電動皮卡在市政服務(郵政車、物流車、環衛車)、公務執法(城管車、警用車)、工程搶修(機場貨物及設備中轉、電力系統和通訊系統日常維護巡查)等專用車領域擁有潛在客戶,其實際使用工況行駛路線固定且活動半徑較小,為優先開發市場,走訂單式的銷售模式。
新能源皮卡具有燃油經濟性好、運載能力強、扭矩大、動力強等優勢,對消費者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但是,我們應看到,新能源皮卡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首先是牌照問題,新能源皮卡能否擺脫“貨車”這個稱謂,在行駛證上單獨標注,不受貨車現有的限行管控,是其發展過程中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其次是制約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續航和充電問題,一般來講,300-400公里是讓消費者能夠放心使用的續航里程,而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大部分車型續航里程在200公里以下,再加上配套基礎設施有待完善,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皮卡商家兩用的屬性降低了營運成本,賦予跨越身份和階層的精神屬性,尤其是新能源皮卡更契合當前“綠色、環保”的理念,解決當前遇到的問題,皮卡車型借著新能源浪潮,一定能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