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谷先生很無奈:“現在都鼓勵購買新能源汽車,但是買了之后安裝充電樁為啥困難重重?”
業主:
安裝難,每天去外面充電
8月初,谷先生購買了一臺20萬左右的新能源汽車,他告訴記者,家里此前的汽油車沒有任何問題,他響應環保號召,主動淘汰了汽油車,換了一臺新能源車,“但現在我已經為了這個充電樁跑了兩個星期都還沒安上,真的很焦人。”
在采訪谷先生的過程中,他的老婆正好從外面充完電回家,“你看,每天都要這樣開出去充電,一直守著,然后再開回來,對我們的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
谷先生說,他本來以為安裝充電樁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只需要向物業說一聲就好了。沒想到小區物業“嘉寶生活家物業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卻告訴他,安裝充電樁必須要先給派出所報備。
谷先生便按照物業工作人員的要求,向片區派出所報備,“我以為報備了就能安了,哪曉得這才只是一個開始。”
充電樁正在為新能源汽車充電 圖文無關
民警:
有隱患,目前只能登記,等需求多了統一安
谷先生告訴記者,派出所相關民警告訴他,安裝充電樁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可能會造成失火,而且充電樁安裝多了之后可能會影響小區的生活用電,“警察說他也把這個情況報給了街道辦和社區,也都開會討論過,目前的結論是最好不要安裝。”
“現在扶持大家使用新能源車,為什么讓我不要安裝充電樁?”谷先生說,他和民警交涉過幾次后,民警沒有堅持一開始的說法,而是告訴他,他如果一定要安裝的話,就直接找小區物管申請。
隨后,記者也聯系了相關負責民警。該民警說,安裝充電樁有一定的隱患,在沒有明確的規定之前,暫時不建議居民安裝充電樁。現在他只能對需要安裝充電樁的業主進行登記,掌握相關人數,等到需求多了,再統一增設變壓器,安裝充電樁。
該民警告訴記者,目前他了解到的情況是該小區目前有3戶業主想要安裝充電樁,他全都登記了相關情況,等待后期再統一安裝。“你現在非要安裝也可以,但是到時候如果需求的人多了,小區要統一安裝充電樁,影響了你那邊的電路,你要保證配合施工。”
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的充電樁和正在充電的汽車 圖文無關
區住房和交通局:
根據《物權法》,需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
在咨詢了民警之后,谷先生便向小區物業服務中心申請安裝充電樁。谷先生說,物業工作人員告訴他,只能把他的情況登記報備,等到可以安裝的時候再通知他,“這要等到什么時候?每天都去外面充電也不是個辦法啊。”
記者在向“嘉寶生活家物業服務中心”了解情況時,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安裝充電樁確實有些困難,“安裝充電樁可能有安全隱患,也會有影響生活用電的可能性,現在沒有明確的規定說可以安,也沒有說不能安,我們也是要等相關通知。”該工作人員說,目前的情況只能是等待,等到相關規定出來后會通知業主安裝充電樁。
物業服務中心門口
隨后,谷先生便向青羊區住房建設和交通運輸局反映了此事,青羊區住房建設和交通運輸局表示,目前小區內現有設施設備等配套設備為開發商出資建設,屬物業管理區域內全體業主所有。
如谷先生需在公用設施設備上安裝外接設備用于增設汽車充電樁,根據《物權法》第七十六條“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六)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決定前款第五項和第六項規定的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的規定。
“小區還沒建立業委會,所以我要自己收集到近70%小區業主的同意,才能安裝。而且不僅是戶數達到近70%,產權面積也必須達到小區的近70%。我們小區一千多戶人家,我怎么挨著去問別人要不要我安裝充電樁?”谷先生說。
何解?
小區內部充電樁改造辦法正在制定
2017年,成都市在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方面出臺了多項亮點舉措,先后制定了《成都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17~2019年)》《成都市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若干政策》等。
去年10月,紅星新聞在關注新能源車充電樁問題時,相關部門曾表示成都已在醞釀 《居民小區居民自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對此,記者咨詢了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及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但暫未獲得最新進展。
今年8月6日,國網成都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成都面對面·黨風政風熱線》中針對市民自用的新能源汽車的相關問題表示,關于已建成小區怎么樣來安裝充電設施的問題,成都市經信局、住建局都在研究,也在聯合供電公司制定相關辦法,“目前住建局包括經信局都在思考,通過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小區變壓器增容以及內部充電樁改造,估計辦法也會近期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