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的缺口問題,最直觀可以衡量的指標就是車樁比:即新能源汽車的數量:樁的數量,數值越大,代表當地充電樁的缺口就大。此文只談乘用車的充電樁的需求。
但回答這個問題,小編覺得難度還是挺大的,原因如下:
1. 充電樁不單單要講量,更要講質,包括:
1.1 充電樁所在的位置,是否便于充電;
1.2 充電樁是否有人管理?燃油車占位現象是否嚴重等;
1.3 充電樁是否是快充樁?比例有多大?
1.4 充電樁是否可以聯網?是否可以OTA遠程升級,如果都是傻瓜樁,量再大,以后慢慢都會變成雞肋樁。

2. 同時,每個城市情況也較為復雜,和當地新能源汽車的結構息息相關:
2.1. 北京,基本清一色的純電動汽車市場,充電樁的充電需求要更大,;
2.2 上海、深圳、廣州等地,有很多比例的插電混動車輛;

下面,小編就根據全國目前充電樁和新能源車的保有量情況,進行一個分析,供大家參考。

目前小編只能拿到2015年開始的銷量數據,考慮到2015年之前的量沒有很大,且很多車型也慢慢淘汰,此處不予考慮。2015-2018,新能源累計銷量199萬,其中純電銷量154萬,插電混動45萬。
根據充電聯盟的統計數據,截止2018年,全國已累計推廣充電樁92萬個,其中公共樁30萬個,私樁62萬個。

小結
按照國家設定的1:1的車樁比目標,缺口在100萬個左右。當然,這也是簡單估算,小編最開始也一直強調了充電樁“質”的要求。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也希望國家相關部門可以積極引導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真正解決用戶的充電痛點,助力新能源汽車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