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想要盈利?充電網絡運營商還要跨越這兩座大山

發布日期:2019-02-12  來源:張男

核心提示:目前,我國新能源車正處于“一樁多車”的境地,但眾多充電樁企業仍沒有實現盈利。億歐汽車認為,要想盈利,充電網絡運營商既要解決補貼政策導致的“歷史遺留”問題,又要排除固有盈利思路的“內憂”與新技術迭代的“外患”威脅。
 目前,我國新能源車正處于“一樁多車”的境地,但眾多充電樁企業仍沒有實現盈利。億歐汽車認為,要想盈利,充電網絡運營商既要解決補貼政策導致的“歷史遺留”問題,又要排除固有盈利思路的“內憂”與新技術迭代的“外患”威脅。
 
新能源充電樁
 
【編者按】11月20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關于“在上海證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的調研中提到,要瞄準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航天航空、新能源汽車等關鍵重點領域,讓那些具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獨角獸”“隱形冠軍”企業真正脫穎而出。數據顯示,在新能源領域,2018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節節攀升,達到125.6萬輛。
 
億歐汽車此次搭建專題,是想通過聚焦更細的產業方向,包括:1.鋰電池技術路線;2.電驅動方式;3.氫燃料電池車;4.新能源汽車的生產模式;5.能源補給方式;6.動力電池回收;7.充電網絡運營;8.動力總成系統;9.快充技術等多個角度對新能源汽車產業中的上下游鏈條,做出重點分析,為行業帶來趨勢性研究和預判。
 
在過去的幾年中,一提及“買新能源車”,“里程焦慮”往往是用戶使用最多的“拒絕理由”之一。這一方面是由于充電基礎設施的稀缺,另一方面則是充電網絡運營不善所致。
 
早在2015年,我國發改委就發布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根據規劃,我國2020年要建成480萬臺分散式充電樁(包括用戶專用和公共充電樁),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而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的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底,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充電樁數量為77.7萬臺,與目標相差甚遠。
 
但即便目前充電基礎設施并不完善,我國新能源汽車還是在穩步發展中,2018年,其銷量為125.6萬輛,同比增速61.7%。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國新能源車正處于“一樁多車”的境地,可即便在這種“僧少粥多”的情況下,眾多充電樁企業仍沒有實現盈利。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的樁企特來電,曾在2018年公開承認公司虧損,并表示希望能盡快扭虧為盈,要知道,目前全國有近半的充電樁都歸屬于特來電旗下。
 
據億歐汽車了解,樁企虧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公司沒有運營好現有的充電網絡,同時這也是前文提到“制約新能源車銷售”的原因之一。目前,充電網絡的運營既要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又要排除“內憂外患”的威脅。
 
補貼政策導致的“歷史遺留”問題
 
時間回到2015年,當時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始全面爆發,上海、北京、濰坊等地陸續出臺了充電設施補貼政策。在此刺激下,大量充電樁在全國各處拔地而起,但利用率卻不高。
 
造成此問題的原因有兩點,一方面,早期企業為了迅速搶占市場而盲目建樁,從沒考慮過建樁位置、用戶需求強弱等問題,企業的“跑馬圈地”導致了一批“僵尸樁”的出現。而即便是一些處于用戶常用地段的充電樁,大多也是在三年前充電設施建設補貼政策的刺激下而建的,目前多數早已到維修保養的年限。但當時建樁的企業卻在收取補貼后任其“自生自滅”,這造成了另一批“僵尸樁”的產生。同時,也加重了燃油車占位的情況發生,當燃油車主的“占位習慣”養成后,沒有閘機的公共充電樁位就成為他們搶不到車位的首選停車之地。
 
另一方面,早期建成的一批充電樁功率較低,充電速度慢,大眾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曾指出,盡管中國的高速公路網絡中充電樁密布,但這些充電樁的最大功率只有40kw左右,續航里程300公里的電動車需90分鐘才能充滿電,用戶體驗極差。
 
小功率的充電樁不僅充電速度跟不上,盈利周期也很長。據申萬宏源的測算,30kw的直流充電樁,其成本回收期為8.1年,而150kw的直流充電樁的成本回收期則可縮短至4.7年。(見下表)
 
 
所以如果要從源頭解決充電網絡運營問題,企業應先要考慮用戶需求和使用便利性等問題,對城區、高速路段進行合理規劃,拆除不必要的“僵尸樁”,其次要對現有小功率的充電樁進行升級,盡快收回成本,實現盈利。
 
固有盈利思路的“內憂”與新技術迭代的“外患”
 
但通過觀察上表,億歐汽車也發現,即便是建設一個150kW的大功率充電樁,僅靠收取服務費,其成本回收期也需將近5年的時間,所以要想盡快實現盈利,充電網絡運營商就必須要轉變運營思路,開拓更多盈利的可能性,同時加強智能充電樁的建設,以面對大功率、無線充電等新技術的沖擊。
 
以特來電為例,目前公司基于已有的充電服務網絡,提出了大系統賣電、大平臺賣車、大合作租車、大數據修車、大支付金融、大客戶電商等六個商業模式,試圖從充電網絡運營商轉變為運營平臺,發掘O2O新能源汽車銷售、提供車輛租賃服務等新的盈利增長點。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星星充電身上,其母公司萬幫新能源也經營著4S店,試圖以充電網絡為基礎,開發更多業務。
 
除此以外,與過去建設的分散式充電樁相比,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集中式充電樁或許更適合運營和實現盈利,主要面向網約車、新能源客車等對象提供服務。這種模式不僅便于運營商管理,其門口設立閘機還能有效解決燃油車占位問題。目前,南寧、成都、西安等市已陸續建立起多座集中式充電站。
 
雖然現在的樁企仍很難實現盈利,但充電網絡具備能源和數據兩大價值是業界共識,未來充電網絡可與車聯網、互聯網一同融合為“新能源互聯網”,打造“智能制造+充電運營+數據維護”的價值閉環生態鏈。而到那時,現在樁企的“跑馬圈地”之爭也將轉變為“數據與平臺”之戰。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