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下稱《行動計劃》)等文件提出的要求,2020年底前,重點區域的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公交車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汽車。還有多個省市明確將加強新能源公交推廣,新能源公交發展有望迎來高峰。
深圳市在2017年底宣布,已累計推廣應用純電動公交車16359輛,除保留634輛非純電動車作為應急運力外,全市專營公交車輛已全部實現純電動化。而深圳市純電出租車占比已超過99%,在2019年元旦前也基本實現全面電動化。
從去年下半年起,還有多個省區明確提出要力推新能源公交。貴州省政府提出到2020年底前,重點區域新增及更換的公交車中新能源汽車比重不低于35%。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明確提出,全區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達到10萬輛(標準車),每2000輛電動汽車應至少配套建設一座公共充電站,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善,新建公共充電站不低于50個,新建各類充電樁不低于35000個。
黑龍江省政府也提出,要加快新能源車和清潔能源車推廣應用步伐,擴大推廣應用數量規模。積極穩妥推動城市建成區公交、公共服務和社會領域應用新能源車,逐步擴大公務用車領域新能源汽車配備比例。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亦明確提出,自2018年10月1日起,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的公交、環衛、郵政車輛等基本采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港口、機場、鐵路貨場等新增或更換作業車輛主要采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北京、天津、石家莊、太原、濟南、鄭州市制定2020年底前建成區公交車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
中國城市公交車保有量穩步上漲,年均增長7萬輛,新能源公交車保有量增速更高,占比逐年上升,2017年新能源公交車替換率已超過35%,隨著政策的持續推動,裝備率將持續快速上漲。
北京、上海、西安成為重點城市中市場潛力最大的三個城市。雖然財政補貼逐步退坡,但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路線不會動搖,陸續出臺的新政策將減少企業對政策的依賴,促進行業良性發展。未來新能源公交車市場將逐步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政策”雙輪驅動。市場將由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進而保持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