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堅瑞沃能宣布以存貨和固定資產抵扣拖欠104家供應商的債務,涉及金額總計18.4億元。堅瑞沃能稱,此舉意在盤活公司資產、加速債務剝離,保障引入戰略投資者事項的順利實施。
堅瑞沃能在3月30日公告稱,公司已出現近20億元的應付票據和銀行借款逾期。截至3月末,堅瑞沃能整體債務221.3億元,主要包括約100億元的應付票據以及54.7億元的銀行借款。
主營業務原為消防產品的堅瑞沃能,在2016年斥資52億元收購沃特瑪全部股權,跨界進入了新能源電池行業。沃特瑪為國內排名第三的電池企業,僅次于比亞迪和寧德時代。
去年,堅瑞沃能的業績實現增長,營業收入101.8億元,為2016年的2.6倍;凈利潤5.2億元,同比增長22.7%。去年上半年,其約九成的收入由新并購的新能源電池業務貢獻,但沃特瑪也是此次債務危機爆發的源頭。
堅瑞沃能總經理李瑤近日接受采訪時稱,沃特瑪目前遭遇的是行業普遍存在的現金流問題,2016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后,非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需要運營3萬公里方可領取補貼,這使得沃特瑪回款周期變長。
“沃特瑪的銀行貸款均為短期貸款,比如半年期或者一年期,而新能源汽車業務可能要到五年后才能獲得收益,因此,短貸長投給公司發展經營造成了很大壓力。”他提及。
供應商債務重組只是堅瑞沃能自救的第一步。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郭鴻寶及總經理李瑤此前曾籌劃引入戰略投資者,并轉讓部分股權。截至去年三季度末,郭鴻寶共握有堅瑞沃能25.2%的股份,李瑤則持有另外13.58%的股份。
不過這項引入投資者的計劃并未成功。公司出現債務違約的當天,堅瑞沃能也宣布,由于未能與戰略投資者就合作方案達成一致,郭鴻寶及李瑤中止了此次重組。盡管兩人尚未放棄尋找戰略投資者的努力,但目前并沒有明確的進展。
堅瑞沃能已于4月2日復牌,并連續三日跌停。由于籌劃澳大利亞鋰礦Altura部分或全部股權的收購,堅瑞沃能于去年12月停牌。
4月9日上午,堅瑞沃能股票收于5.16元,當天下跌7%。
堅瑞沃能早前已警告稱,如果公司股價連續下跌,實際控制人郭鴻寶所質押的公司股份有被平倉的風險。截至3月末,其所持九成以上的公司股份被質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