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已于2017年1月1日開始執行,相比2016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最明顯的兩個變化就是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額度開始降低和提升了獲得新能源汽車補貼資質的門檻,其中就有針對動力電池這一塊提出了更高的品質要求。補貼新政的實施,給動力電池市場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補貼退坡車企倒逼動力電池降價,隨著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實施,新能源車企獲得補貼逐漸減少,顯然讓新能源車企獨力承擔這減少的部分是不現實的,在這種情況下降低成本成為諸多新能源車企的重要選擇。
對于新能源車企而言,有很大一部分成本是來自于動力電池這一塊,車企要想降低成本,必然會想讓動力電池企業把動力電池的成本降下來。據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補貼的大幅退坡,降成本將成為動力電池企業面臨的最大壓力,整車廠對于電池廠家的價格要求為降低35%-40%。
面對這種狀況,某動力電池高管表示,“補貼退坡讓整車企業面臨著很大的壓力。但是,如果整車企業將壓力完全傳導給動力電池企業,這對動力電池企業很不公平。”
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
另外動力電池原材料的價格逐步上漲也給整個動力電池行業帶來不小的風波,從而導致降低動力電池成本變得更加艱難。據動力電池行業人士表示,從2016年到2017年,電池正極材料、電解液、銅箔等原材料價格猛漲。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2月8日,作為正極材料的4.35V鈷酸鋰價格已漲至26萬元/噸,較2016年12月漲幅18%;另外三元電池前驅體材料因為鎳、鈷、錳等資源價格的上漲也呈現出增長趨勢。
動力電池訂單量下滑
另外值得一提是,在2017年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呈現斷崖式的的下滑,整個月只賣出了5423輛,這樣慘淡的銷量必然會對整個動力電池行業造成不小的影響,據相關數據顯示,動力電池的訂單量同比下降超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