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出現,可能會徹底改變全球自動化產業。下面,我們通過應用場景來說明一下原因。
在未來的幾十年里,人們的移動出行方式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會把出行看作是一種消費,希望有更多的出行方式可以選擇,比如,叫車、共享汽車、甚至是自動駕駛出租車。新興的出行方式會慢慢代替傳統產業,對于汽車制造商來說,需要抓住時機來爭取更多的利潤。
在這次出行方式的轉型中,自動駕駛汽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在汽車行業里,人們注重表面現象甚至超過了技術本身。雖然表面現象也很重要,但是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人們的討論通常集中在自動駕駛的等級(分別是 SAE Level 3、4、5)。但是,要想深入了解自動駕駛,汽車制造商還需要填補上一些其他漏洞。
這就要求我們建立一個自動駕駛生態系統。
通過應用場景解鎖自動駕駛生態系統
想要成功的建立一個自動駕駛生態系統需要四點。
第一點是技術層面:自動駕駛能做什么?多久能夠普及?
第二點是監管:自動駕駛出現后,政府應該做出哪些相關的政策調整?
第三點:自動駕駛的使用者是誰?他們有意愿使用嗎?比如,從 TCO(總擁有成本)的角度來說,當自動駕駛出租車變得司空見慣時,人們是會買私家車,還是會選擇這種新型的出行方式?
第四點是商業層面:自動駕駛能帶來可持續盈利嗎?換句話說,自動駕駛出租車會不會擾亂今天的共享移動出行市場?
面對不同的情況,應用場景可以幫助監管部門做出相應的政策調整。比如,在「地理圍欄」區域(自動駕駛汽車不能離開的區域),L4 自動駕駛出租車和私人自動駕駛汽車可能會面臨著不同的規則。同樣的,一輛在城市里的 L4 自動駕駛出租車能和一輛 L4 州際卡車可能面臨著不同的規則,盡管它們都符合 L4 的標準。
下圖是基于應用場景的一個框架,可以讓企業了解他們所需要的基礎技術、法規重點、客戶等因素對未來價值池和上市策略的影響,這包含了自動駕駛生態系統的所有要素。
該框架確定了以下內容:
一、自動駕駛車輛的行駛路線
了解車隊在哪里能駕駛自動駕駛汽車(比如高速公路或地方公路),能幫助我們確定技術的局限性。這些局限性可以確定自動駕駛汽車的使用路線,還能確定自動駕駛能為車隊帶來怎樣的商機。同樣,像高速通信網絡(5G)、OTA 軟件的更新這樣的基礎設施,能保障車隊行駛過程中的安全。
二、誰會使用自動駕駛汽車
對車隊或私人所有權的看法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它可以幫助你鑒定如何達成價值總量最大,并且幫助你分辨客戶是否有購買的意向。最重要的是,它讓你分清了哪些才是真正的客戶。
三、自動駕駛車輛將要運輸什么
自動駕駛汽車運輸的是人還是包裹?了解運輸信息,可以幫助企業商業化落地。根據客戶的不同,自動駕駛出租車可以選擇運輸乘客還是貨物,還是兩者一起。如果車隊想達到自動駕駛汽車的最高利用率,那就要好好考慮車輛的設計問題,比如,如何設計一輛車,白天可以接送人,晚上可以運輸貨物。
下圖是分析了多個應用場景之后,自動駕駛汽車的三個機遇。只有把不同的元素融合到一起,自動駕駛生態系統看起來才更有前途:
它們分別是自動駕駛運輸、長途卡車運輸和最后一英里接送服務。其中,我們覺得高自動化到全自動化(4 級以上)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是最有前途的。
自動駕駛出租車案例:移動出行即服務
像打車一樣,現在人們把移動出行當作是單詞交易。然而,如果我們把移動出行當作一種服務,汽車制造商可能將開辟能擁有數十億美元收入的新戰場。
但在這個轉變過程中,也破壞了原有的汽車和移動出行的商業模式。
比如,一家汽車公司平均每輛汽車能賺取 2500 美元;車輛壽命有 150000 英里,換算出來大概是每英里一分錢。但是如果把移動出行當作一種服務,那盈利遠遠不止這些。
這就意味著行業看待「盈利能力」的思維發生了根本變化。他們開始思考如何抓住這個時機,讓每英里的移動出行都有盈利。
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出現會重構產業鏈。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將使保險、航空、鐵路和基礎設施等其他行業產生連鎖反應。
一旦自動駕駛出租車取得成功,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車主和公共交通的狀態。自動駕駛出租車通過提供更低的成本,更大的便利(比如,提供無中斷的上門服務),讓乘客們不需要駕駛,提高了生產力。自動駕駛出租車將改變人們對城市中移動出行的看法。
事實上,使用自動駕駛出租車的成本極低,現在的共享移動出行無法與其競爭,所以,自動駕駛出租車很可能改變現有的游戲規則。
另外,自動駕駛出租車還會影響整個社會。它為老年人、殘疾人、出行不方便的人提供了出行方式。同時,自動駕駛出租車提高了汽車的安全性,甚至減少了人們對城市停車位的需求。
到 2020 年的可行性
今天,自動駕駛仍處在發展階段。比如,當行駛過程中突發危險情況,仍然需要依靠人類操作。鑒于目前的狀況和現有的技術障礙,我們認為自動駕駛出租車要實現完全自動化,需要三個階段。
當涉及到行駛里程,道路限制時,這些階段將有著截然不同的情況。
第一階段(自動駕駛出租車 1.0)出現后,一系列的技術改進將會提升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功能,并拓展了它的應用場景。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更好的攝像頭,來實現夜間駕駛功能、通過改進傳感器讓圖像的分辨率更高,還能提高數據處理能力。同樣,自動駕駛出租車想在公路上行駛,就需要更強的數據收集能力和更強大的傳感器。只有采用更好的傳感器,才能更好的收集和處理數據,讓自動駕駛出租車在惡劣的天氣下也能行駛。
每個階段都有獨特的特點:
2020 年到 2022 年,自動駕駛出租車 1.0。
自動駕駛出租車 1.0 在未來五年內,可以對車輛的駕駛環境進行定位。它的限制條件包括:必須是白天、天氣晴朗、路緣要清晰、交通暢通,只有在這些情況下它才可以低速行駛。
這個階段的自動駕駛汽車可能會開到你鄰居家里接你,帶你去目的地時不走高速公路,而是在其他固定路線上低速行駛。
這些早期的實驗不會有許多的商業案例,因為引進它們的公司只是想記錄這些數據,目的是進一步的研發自動駕駛汽車。
這些測試通常會在郊區(不在城市和市區),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第一個是交通量越少,自動駕駛系統決策的復雜性越低。畢竟,在郊區不會出現道路建設、汽車停在路邊的情況,也沒有來來往往的人群。
第二個是如果自動駕駛出租車出現了問題,解決起來比較麻煩,不太擁堵的地區可以讓自動駕駛出租車更快的安全撤離,不影響交通。
2025 年到 2027 年,自動駕駛出租車 2.0。
第二階段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可以在交通環境復雜的城市里或者高速公路上駕駛。而且,自動駕駛出租車可以準確的開到你的公寓門口接你,通過高速公路把你送到目的地。不僅僅是白天,在夜晚自動駕駛出租車也可以行駛了。
但是,在城市里行駛還是占主導地位。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駛,主要是給自動駕駛出租車積累更多的里程。
到 2030 年,自動駕駛出租車 3.0。
自動駕駛出租車 3.0 意味著真正的技術解放。它能夠開到廊坊,去你家接上你,然后把你送到北京(反之亦然),它們甚至不需要清晰的車道,即使車道很破舊、不清楚,它也能把你送達目的地。
另外,自動駕駛出租車 3.0 在任何天氣下,大霧、大雨、冰雹、積雪覆蓋的道路上都可以行駛。
自動駕駛出租車的演變和跨行業的融合
一個成功的自動駕駛出租車生態系統,取決于各種各樣的參與者。最后,由他們共同選擇出一個最佳的商業模式。
汽車制造商不得不與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建立基本的合作伙伴關系,以確保基礎設施的到位。比如,建立新的電動車充電區域,以及車輛到基礎設施的整合。
隨著自動駕駛出租車的普及,企業必須考慮在什么地方、通過什么方式,讓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價值發揮出來。
對于一些汽車制造商來說,這種演變可能是困難的,因為這涉及到「移動出行即服務」的每英里付費的商業模式,而不是傳統的以產品為中心的按車輛付費的方式。
汽車制造商也看到了消費者的變化,共享運營平臺開始取代消費者變成了購車者。
另外,跨行業的融合也可能引發安全問題。比如,監管機構需要隨著技術的發展迅速的提出相應的政策,這些政策既要保證人們的安全,又不能阻礙自動駕駛的發展。同樣,車隊需要強大的網絡安全措施來防止惡意的攻擊,給那些正規投資的公司帶來機遇。
游戲在進化,游戲的玩家也要不斷地進化
想要管理向自動駕駛出租車過渡的世界并不容易。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里,如果想要做出貢獻,就需要增強公司的核心能力和業務模式。
現在,來自科技行業和新創業公司的新成員已經做好了準備,將負責新的自動駕駛出租車的不同技術。但是,傳統行業也可以重新回到這場游戲中,來解決硬件或者軟件的問題。這樣的決定可以分散新技術的風險和成本,加速自動駕駛開發,推進自動駕駛出租車的普及。
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出現,給所有移動出行利益相關者提出了一個重大的挑戰。一旦有了全天候服務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擁有一輛自己的汽車還有意義嗎?
另外,人們是否應該給共享移動出行汽車買單,比如維護費用、保險費用?同樣的,在自動駕駛出租車普及的時代,移動出行方式變成一種商品,那擁有汽車的人是否會獲得獨特的地位和威望?
汽車制造商可能面臨更大的挑戰。因為他們試圖從傳統模式轉換到「移動出行即服務」的模式。那么傳統汽車銷售模式該何去何從?
監管機構的責任也很重大,他們不僅要探索新的政策,還要考慮保險、融資和責任等問題。
同樣的,城市和直轄市也要成為移動行業的合作伙伴,以確保與自動駕駛相關的基礎設施順利的整合。
自動駕駛出租車能征服世界嗎?顯然,他們將對汽車行業產生重大的影響,并且會擾亂現在的商業模式。同時,自動駕駛出租車帶來的新的商業模式,也會讓許多新公司參與到技術研發當中。
自動駕駛出租車有巨大的潛力,它可能會改變現在的移動出行產業。從現在開始,傳統公司和新創業公司就應該開始考慮,如何能在陌生的環境中獲得利潤的可持續增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