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汽車充電樁產業,三年時間里,邵丹薇——
創新商業模式,變傳統車商為新能源企業
常報全媒體訊 新能源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然而,充電運營投資大、回報慢、標準不統一等問題成為發展新能源汽車最大的瓶頸,2015年以前的全國充電樁產業幾乎陷于停滯。
作為汽車人,今年35歲的萬幫新能源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邵丹薇一直有個抱負:助力民族汽車工業屹立于世界之巔。而解決充電樁建設運營這一難題,就是幫助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彎道超車的捷徑。2014年10月,邵丹薇成立萬幫新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星星充電成為萬幫新能源集團發展中的核心業務板塊。經過三年的努力,彎道超車的目標正逐漸接近。

2012年,萬幫奔馳榮獲奔馳全國最佳市場表現大獎。
不凡之路
“在任何一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都可以有高于這個崗位的視角和決策。”這是邵丹薇的人生心得。
從南京財經大學畢業后,邵丹薇放棄了不少知名企事業單位的工作機會,出人意料地去萬幫金之星車業集團做起了銷售顧問,當月就成為銷售冠軍,3個月成為銷售經理,第6個月成為萬幫最年輕的總經理,一年后成為萬幫全國最優秀、也是唯一獲得廠家杰出大獎的總經理。在她帶領下,萬幫汽車從年銷售額1億元干到220億元,成為華東最大的汽車經銷商集團。
但邵丹薇沒有醉心于已有的成功,為了實現人生抱負,2014年10月,她選擇了“二次創業”,成立萬幫新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二次創業
二次創業是異常艱難的。新能源及充電樁產業剛剛起步,沒有經驗可循,專業人才不足,缺乏技術支撐,資金投入巨大。但是,從市值200億到原始資本2億,從帶領7000人的大隊伍到帶領5個老同事從頭起步,邵丹薇始終激情滿懷。
沒經驗可循,她就帶領星星充電團隊積極創新。星星充電利用眾籌模式在三個月之內建設了1400個充電終端,這個數字相當于北上廣深任一地區過去七年建設量的總和。他們率先引入物聯網技術,使能效提高了九倍,大幅度提高運營效率。在運營商一盤散沙的時候,星星充電又在我市發起并掛牌成立了初始會員30余家的“中國充電設施促進聯盟”。
專業人才不足,她就培養一支全新的人才團隊。三年來,邵丹薇累計組織內外部培訓一千余場,并持之以恒地搭建了培訓組織保障體系,鼓勵團隊在反復實踐中提煉經驗、豐富理論,先后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江蘇大學等專業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大規模儲備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缺乏技術支撐,她就放眼全球引進最新銳的技術。公司成立后,星星充電先后引進住友電工、尼吉康等合資伙伴,展開與臺灣臺達、大眾保時捷等知名企業的對口研發。2016年,我國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大國,全行業強大的協同研發能力與供應鏈協同降本能力全球罕見,星星充電趁勢而起,相繼成為捷豹路虎、現代汽車等知名車企的全球充電供應商。
創新不斷
2015年,邵丹薇帶著團隊馬不停蹄地開始了創新商業模式的運作。在當時充電樁建設成本高、各方壓力巨大的環境下,星星充電開創性地建立了獨有的“眾籌建樁”模式。
什么是“眾籌建樁”?簡言之,由符合條件的合作伙伴出場地,星星充電負責充電樁的建設、運營及維護,最后產生的充電服務費進行收益分成。
如今,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的快速發展已是勢不可擋。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不斷尋求創新突變的邵丹薇將眼光從公共充電市場逐漸瞄準了國內很少關注到的私人充電領域,率先提出了“私樁共享”這一新的商業模式。
除了私人充電領域的快速發展,星星充電在公交領域的大功率充電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星星充電與華潤燃氣的合資公司已經承攬了江蘇省會南京的所有公交車電動化的項目,共同推動我省綠色智慧交通的改革。
求新求變
為了發展新能源,萬幫從一個汽車經銷商發展為生產制造商、設備運營商、平臺運營商、用戶運營商和數據運營商。三年的時間,一個傳統的汽車經銷商集團變成了新能源汽車的玩家,一個圍繞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布局已經初步形成。從傳統汽車銷售行業轉型新能源產業發展,邵丹薇看到的絕不僅僅是企業未來創收的機會,她深信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一定會在無形之中改變當前的能源格局。
邵丹薇也憑借著她的努力,這幾年陸續收獲了第十二屆中國經濟人物年會“中國經濟十大杰出女性”、2015年全國“雙創之星”、2015年工信部“中國新能源汽車年度領袖人物”、第11屆“江蘇青年五四獎章”、2016年度“江蘇新經濟領軍人物”等榮譽稱號。前不久,她還收獲了江蘇“最美雙創之星”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