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較為年長、受教育水平較低、而且相對其他工人來說,自身技能更難轉移到其他行業的駕駛領域的工人,可能難以找到工作,尤其是工作內容不需要過多非常規性認知的工人。在這一群體中,平均年齡為46歲,男性占比更是高達88%,只有7.6%的人擁有本科學歷。
這樣相對低技能的“簡單駕駛員”,包括卡車、汽車、火車以及救護車的駕駛員,以及外賣員等。2015年,美國的此類普通駕駛員約有380萬人,占比2.8%,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以及批發市場;他們的平均年薪在36500美元,低于全社會平均值的48300美元。
而另一方面,與上述簡單駕駛員相反的是,其他駕駛領域的工作中,工作內容更為復雜多元,同時也擁有更多知識技能,雖然駕駛也是他們必要的工作之一,但只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他們在日常活動中需要接觸到越來越多的非常規認知技能,這些工人很有可能,可以適應自動駕駛的鋪開,并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
需要更多高級駕駛能力的進階駕駛員群體,在2015年約有1170萬人,占比8.5%。典型的代表有地產經紀人、設備修理員、家庭醫護人員等,可以說,他們的本職工作通常不是“駕駛”,只是目前的工作過程(比如上門服務等)需要駕駛能力。
進階駕駛員的平均年薪為46700美元,接近全美平均值。
所以,最容易被自動駕駛威脅的,就是普通的交運司機了。在“簡單駕駛員”群體中,拖拉機、拖車駕駛員占了將近一半,接下來是貨運司機、校車司機還有銷售類司機(外賣員)。
簡單駕駛員”種類分布,來源:美國商務部
這樣的研究結果并不意外,普華永道此前發布的一份報告也證明了這一點。
普華永道指出,未來15年,英國將會有近30%的工作崗位被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取代,德國有35%,美國則高達38%。但日本會被取代的崗位,只有21%。原因很簡單,日本已經擁有了較高的自動化水平,而在剩下的崗位里,許多都對技能和經驗有著很高的要求,不像美國,很多工作都只是填填表。
不過,自動駕駛威脅的不僅僅是駕駛員的工作。如果“完全無人駕駛”車輛,也就是徹底不需要駕駛員的車輛真的能實現并普及開來,不僅是Uber共享出行削減了司機成本變得低廉,汽車的產能利用率也會大大上升。整個汽車市場的需求都會發生變化。
一年前,福特稱計劃在2021年推出量產“完全無人駕駛汽車”時曾指出,完全無人駕駛汽車將在推出后的十年間主導市場。
那么,留給人類贏過機器的時間,似乎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