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知情人士透露說,幾家與中國潛在買家談判的德國公司正在進一步推進談判,并沒有受到德國新收購法規的影響。
在中國進行一系列交易獲得西方技術和專業技能后,德國成為第一個收緊外資企業收購本國企業政策的歐盟國家。新法規允許德國政府阻止收購,如果存在德企核心技術流失到海外的風險。同時,新法規將在短期內立即生效,且不需要議會批準。
知情人士說,德國四家為汽車行業服務的公司,包括FFT,艾森曼(Eisenmann),德國采埃孚集團旗下的機身控制制造公司(ZF Body Controls)以及艾斯曼汽車公司,正在與潛在的中國買家談判,同時不希望政治干預。
熟悉這些交易的銀行家說:“這些資產不是德國政府想要保護的關鍵技術類資產。但如果國家開始干預這些交易,那么這些交易將會結束。”
知情人士表示,私人股本投資者Aton旗下的汽車設施制造商FFT,已吸引了包括上海電氣等中國競標者的首輪出價。該交易由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士丹利(大摩)牽頭。FFT公司估值約為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8.7億),即2017年預計核心收益6000萬歐元的的8至9倍。
這筆交易的估值預計將低于美的為機器人制造商Kuka支付的估值。知情人士表示,FFT和Kuka兩家集團都在制造汽車裝置,但FFT專門從事裝配線,本身不提供機器人,因此估值較低。
去年5月,美的集團宣布擬籌劃通過要約方式以約4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92億元)的現金對價收購德國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生產設備制造商kuka(庫卡)。
家族企業油漆店制造商Eisenmann吸引了兩個中國買家,他們參與了瑞銀集團組織的最后一輪出售。
根據接近這筆交易的人士,Eisenmann公司預計2017年核心收益將達到7000萬歐元,估值為4-5億歐元,交易最早可能在今年夏天簽署。
據熟悉情況的消息人士透露,德國采埃孚集團(ZF Friedrichshafen)也正在與一位中國投標人談判,準備出售其10億美元的機身控制制造公司(Body Controls unit)。去年,出售交易就在進行。
此外,據接近交易的人士表示,德國汽車內飾制造商Eissmann Automotive由咨詢公司拉扎德銀行在主導出售,也吸引了一些中國企業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