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馬凱副總理在北京調研時提出“三個統籌”,其中第三個統籌為“發展和安全統籌”,要求以發展促安全、以安全保發展,加快技術支撐、標準規范、運行監控、安全責任和安全法規五大體系建設。從中可以看出國家領導對電動汽車行業的安全還是非常之重視,并就行業安全作出了明確指示。在這里,就簡單盤點下上半年電動汽車行業的起火事件,以作警示(可能會招人恨哦,WHO CARE)。
一、上半年國內外電動汽車起火事故總量同比下降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發現,2017年上半年國內外共發生電動汽車起火事故9起,涉及車輛總數卻高達98輛。其中,國外起火事故1起、涉及車輛1輛,與去年同期持平;國內起火事故8起、涉及車輛97輛,與去年同期的11起事故相比減少3起,但涉及車輛的總數量卻大幅增加。
備注:根據網絡公開資料整理
二、國內電動汽車起火事涉及車輛總數量驟增
根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上半年國內共發生電動汽車起火事故8起,同比出現明顯下滑,但涉及車輛的數量卻出乎意料的猛增,這要歸功于發生在北京蟹島的新能源大巴起火事故,單單該事件中就貢獻了89輛車!
分月度來看,1-6月電動汽車起火事故呈明顯上升趨勢。其中6月起火事故多達3起,5月2起,1-3月各1起。與去年同期相比來看,6月同樣是發生了3起電動汽車起火事故,說明6月是上半年電動汽車起火事故的高發月份。隨著夏季來臨,高溫、暴雨等天氣會影響到電動汽車的安全。
分區域來看,上半年國內電動汽車起火事故均勻的分布在8個城市,北京、上海、廣州等3個一線城市赫然在列。其中北京發生在蟹島的新能源大巴起火事故最為轟動,因其涉及的車輛多達89輛,是歷年之最,此事件也最為撲朔迷離,至今也沒有披露明確的事故原因。上海同樣是電動汽車起火事故的多發城市,目前該城市的電動汽車保有量已突破11萬輛,成為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城市之一。
分車型來看,特斯拉的車型仍然是麻煩不斷,不僅Model S車型發生1起起火事故,而且連Model X都被爆出2起事故,目前Model 3即將交付,其安全性能否經得起考驗,對未來特斯拉的銷量將會有直接的影響。其次,安凱的純電動大巴車型雖然發生了一起事故,但涉及的車輛數量之多,令人匪夷所思。
分領域來看,乘用車領域依然是電動汽車起火事故高發的領域,上半年乘用車領域發生起火事故6起(占總量的75%),涉及車輛7輛;客車領域發生起火事故2起(占總量的25%),涉及車輛90輛(占總量的92.3%)。而專用車領域并未爆出事故。
分動力類型來看,純電動車型依然是起火事故的主力車型。國內發生的8起電動汽車起火事故,涉及到的97輛車全部為純電動車型。
分起火原因來看,因充電導致的起火事故共3起,占比38%,成為起火事故的第一誘因;其次是碰撞和自燃各兩起,各占25%。
分車輛狀態來看,使用狀態中起火4起,占比50%,排在上半年電動汽車起火事故的第一位;其次是充電狀態中起火3起,占比37.5%;最后是靜置狀態,共發生1起起火事故,但涉及的車輛數卻是最多的。從而可以看出,從電動汽車的充電、使用到靜置等多個環節,均有起火事故的發生,安全問題已滲入到電動汽車的各個環節,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總之,國內上半年電動汽車起火事故總量雖然同比有所下降,但涉及到的車輛總量卻為歷年之最,因此安全問題依然不容忽視。隨著近年來電動汽車推廣進程的加快,產銷量的快速增加,電動汽車安全問題也愈發突出,起火事故呈上升狀態,這也引起了業界和消費者的擔憂。安全問題是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生命線,也是擺在各整車企業的頭等大事,因而需求我們積極響應馬凱副總理的要求,以發展促安全、以安全保發展,從五大方面來構建電動汽車的安全體系,用技術創新來提升電動汽車的安全性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產品,用匠心精神來保障中國的的電動汽車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