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上半年,上海共推廣新能源汽車14960輛,同比增長11.7%,自2013年以來,累計推廣近12萬輛。其中,私人用戶購買比例達60%。去年還有296位用戶,因存在失信記錄被退回新能源汽車免費牌照申請。
7月8日,一場以“共享經濟”為主題的論壇在上海財經大學舉行,上海新能源汽車推進辦主任劉建華在演講中披露上述信息。
劉建華介紹,自2013年以來,截至2016年底,上海共推廣新能源汽車104706輛,已是全球擁有新能源汽車最多的城市。而今年上半年,上海共推廣14960輛,同比增長11.7%。
有趣的是,今年1-5月,上海推廣各類新能源汽車10699輛,同比增長達111%,但計算6月銷量后,同比增長卻大幅下滑。劉建華解釋,這是因為去年6月,上海出臺新政策后,新能源汽車銷量有爆發式增長,單月達8000多輛。去年12月銷量同樣受政策變更預期影響較大,單月亦超過了8000輛。
劉建華表示,未來上海新能源汽車發展將更為平穩,每月銷量約4000到6000輛,不會出現去年大起大落的波動,但也不排除12月因國家層面政策變化,銷量會有所波動。
劉建華還透露了一組數據,目前上海銷售的新能源車輛累計超過100款,其中65%為兄弟省市品牌。私人用戶購買比例達到60%。2016年上海推廣新能源公交1857輛,達到新增及更新車輛的85%。2016年上海新建充電樁3.63萬個,累計建成各類充電樁5.8萬個,其中私人及專用充電樁5.1萬個。
上海于2006年便建立了市領導牽頭,17個相關部門共同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統籌推進機制,前瞻布局,出臺了從研發到產業化,推廣應用、充電設施建設等全產業鏈、不同技術路徑的政策支持體系。
劉建華表示,上海不僅率先建成新能源汽車監管平臺,還率先創新社會誠信體系應用。去年,共有296位用戶因存在失信記錄被退回新能源汽車免費牌照申請。
圍繞當天的論壇主題“共享經濟”,劉建華也介紹,由上汽集團和上海國際汽車城共同成立的一家分時租賃汽車公司,業已投放超過9400輛電動汽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租賃企業,目前已在全國24城實現運營,注冊會員數超75萬。
展望未來,劉建華認為,新能源汽車應向“共享單車”學習,整個城市的排放可以朝著低碳化、零排放發展。無論是新能源汽車本身,還是充電樁,都有著“共享”的潛力。
當天,中國社會創業研究中心也于上海財大宣告成立,并由上海財大創業學院執行副院長劉志陽擔任主任。中心以推動創業型社會和包容性發展為使命,愿景是成為中國有影響力的社會創業學術中心和研究智庫。
劉志陽在演講中認為,創業型社會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分享經濟則將成為社會重要的支柱產業,而寬容失敗、鼓勵創新的創業文化將是社會不可或缺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