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動力電池發展可期 聽聽大咖們的新鋰論

發布日期:2017-07-07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核心提示: 6月21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工信部、科技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共同主辦的第十八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鋰產業國
      6月21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工信部、科技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共同主辦的“第十八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鋰產業國際高峰論壇”在青海西寧舉行。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呈現爆發式增長,2011年到2016年短短5年里,銷量從不足1萬輛發展到51萬輛,銷量激增推動了動力電池產業快速發展及對鋰資源的旺盛需求。如何發展鋰電產業,培育具有世界競爭力的鋰資源、材料和動力電池企業,實現全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建立良好的產業生態,以推動電動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是行業一直關注的重點。在本屆鋰產業國際高峰論壇上,相關政府官員及行業專家圍繞鋰產業發展進行了“問診把脈”,且聽聽他們怎么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產業健康發展要靠四個理念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進入成長期,之后怎樣才能健康快速發展?要靠四個理念:一是創新驅動;二是雙輪驅動,即政策驅動+市場驅動;三是好的產品、好的基礎設施、好的商業模式;四是交通網、能源網、信息網、人文網的融合。
  提高動力電池創新能力,要注重電池安全。從納米級的材料到電池包,要做到機器安全、滑行安全、功能安全、電機安全。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瞿國春:動力電池核心技術未有根本性突破
  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心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動力電池產業取得長足進步,但仍難以滿足新能源汽車推廣普及需求,尤其在基礎關鍵材料,系統集成技術、制造裝備和工藝等方面還存在欠缺,需要從四方面著手:
  一是推進動力電池關鍵技術攻關。搭建協同攻關、開放共享的動力電池共享平臺,引入優質資源,加快推動動力電池創新中心的建設。
  二是推動全產業鏈協同發展。促進動力電池與材料零部件、裝備、整車等產業協同發展,推動自主可控、協調高效且適應發展目標的產業鏈體系建設;鼓勵動力電池生產企業與裝備生產企業強強聯合,加強關鍵環節制造設備的協同攻關;促進智能化制造成套裝備產業化,有效滿足動力電池生產制造等需求。
  三是加快標準體系以及測試評價能力的建設。完善新能源汽車標準化路線圖,加強動力電池產品性能、壽命、安全性、可靠性等標準的制修訂工作;鼓勵企業創建更高的標準體系;加強測試技術及評價方法的研究,加快制定行業通用的測試評價規程,完善企業自主檢測、公共服務檢測、國家認證檢測相結合的評價體系。
  四是提升產品質量和安全監管水平。加強產品質量和安全監督的檢查,促進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加強技術和管理創新;健全產品生產規范和質量保證體系;完善新能源汽車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建立產品安全預警制度和安全隱患的定期排查機制,加強安全事故防范。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全球純電驅動轉型跟隨中國路徑
  汽車動力電動化經過多方探索,幾起幾落,不同企業有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路徑。2016年是全球純電驅動技術轉型的標志性年份,多個汽車工業發達國家也進入了轉型期,福特、通用、本田、豐田、大眾都開始跟隨中國路徑進行轉型。
  當然它們絕對不會進行簡單跟隨,2020年后要全方位與燃油車競爭。怎么競爭?車輛續駛里程到500公里,電池容量到100度電,充電時間10分鐘跑500公里,快充功率350千瓦……這是技術門檻不斷提高的過程,安全性的挑戰將會全方位倍增。具體我有兩個建議:
  第一,評估大功率直流快充的安全性技術門檻。350千瓦功率充電時,電動汽車的電壓就會提高到1000伏,充電電流350安,這會對整車電氣安全、電池安全、充電安全、電網安全帶來重大技術挑戰。要充分考慮中國國情,制定科學合理的充電技術標準。
  第二,制定充電技術與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當前最大的短板是在充電,現有的充電設施不能滿足新能源汽車發展需求,新一代的充電技術又存在安全風險,所以在這方面必須要進行充分研究。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志新:贏在起跑線,但面臨一場馬拉松
  目前為止,鋰電池企業總體的產能可能已經超越了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但真正好的電池產品仍然是供不應求。所謂的產能過剩只是結構性的過剩,或者說是某個時段的過剩。
  對于當前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形勢,我有六點建議:第一,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速,但目前仍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市場經濟,政府的推手起著非常主要的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幾年當中,仍然需要政府方方面面大力的支持;第二,跨國企業已經覺醒,在為期不長的窗口期,我們必須要打牢技術和產業的競爭力;第三,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競爭,必然是產業鏈的競爭,動力電池是重中之重,而動力電池中的重中之重是鋰資源。如果能夠有效利用鋰資源,就掌控了動力電池產業的關鍵,也把握了電動汽車的命脈;第四,民族企業一定要充分利用新能源汽車重塑企業品牌的戰略機遇,打造國際品牌;第五,我們現在贏在新能源汽車的起跑線上,但將面臨“速度、耐力和意志”比拼的馬拉松,是持久仗。企業要站到更加長遠的戰略高度,來規劃自己的技術和產品發展,及早做好準備接受完全市場化時代的挑戰;第六,政府部門應及時、及早啟動、研究市場競爭,將工作的重心從事前的準入轉向事中、事后的監管。

 
關鍵詞: 動力電池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