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友劉輝參加南海網“建設美好新海南”大研討大行動“金點子”征集活動。他建議,海南應該推動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在海南小區落地。
劉輝調查發現,就目前某企業一款混合動力汽車而言,充滿一次電,可以跑70公里,電費大約5元錢,燃燒汽油則需要30多元,這對在城里上班族而言,性價比高,而且環保,但是小區里卻沒有安裝充電樁。個人想安裝充電電樁可不行。
劉輝發現,國家推廣新能源汽車,目前市面上銷售最多的是電動汽車。他認為,作為國際旅游島的海南,需要更多環保汽車。但不少市民卻因為充電難問題對電動車望而卻步,原因是很多小區沒有電動汽車的充電樁,致使老百姓花錢買的電動汽車無法充電,而繼續使用燃油作為動力來源的尷尬境地。
劉輝調查發現,就目前某企業一款混合動力汽車而言,充滿一次電,可以跑70公里,電費大約5元錢,燃燒汽油則需要30多元,這對在城里上班族而言,性價比高,而且環保,但是小區里卻沒有安裝充電樁。個人想安裝充電電樁可不行。
因為幾乎所有樓盤在設計之初,就沒有考慮如何安裝充電樁,小區的電力設施也無法滿足安裝充電樁來服務。如果要安裝,都要另外牽線,一旦用戶較多,小區的用電負荷就不能承載。目前很多新建的小區也沒有考慮安裝充電樁的設計。
他提出,海南應該出臺推進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與管理的暫行辦法,要求今后新建的住宅小區、社會停車場,應按不低于規劃停車位18%的比例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充電設施接口。協調老舊小區進行充電樁改造。新建的商務、商場、酒店等商業服務業設都應有充電設施。要逐步完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報裝流程,引領示范,推動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
政府可以協調電動車車商,在區域內布局快充點來,解決充電難問題。他建議在公交、出租、大型商城、超市、文體場館、工業園區等選取具有示范作用的公共場所配建充電基礎設施例,方便用戶。廣州已經與特斯拉攜手在廣州布局多個免費充電服務點。這樣既解決了充電難問題,又可以擴大電動車車商服務面,提高銷售量。政府只需要在場地使用費上,給予優惠和一定比例的補貼。
劉輝還建議,大力推進“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提高充電服務的智能化水平,讓車主掌握“電能補給站”的具體位置。車主可通統一的平臺APP,查詢到區域內哪里有充電樁、哪些充電樁正在充電、哪些充電樁是空閑的等信息,提高充電樁的使用率,也可以讓個人投資充電樁后,可以通過充電樁對外充電,收取一定的費用,作為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