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link發布最新全球鋰電池供應鏈數據庫。數據庫指出,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儲能電芯出貨規模達143.8 GWh,其中大儲、戶儲(含通信)分別為122.2 GWh與21.6 GWh ,然而,Q3環比增長僅有9% 。三大市場中中國需求維持高增速,歐美則受到庫存壓力、高利率影響而需求放緩,迭加歐美大儲并網受電網老舊及變壓器交期仍長等因素延遲問題仍在,預期Q4儲能電芯出貨環比增長僅有13%,相比以往放緩,2023年全球儲能電芯出貨預估自210 GWh 下修至 203 GWh。
2023年前三季度總出貨TOP 5企業與上半年排名相同,依序為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瑞浦蘭鈞與廈門海辰,出貨規模皆在8 GWh以上,CR5達到72.8%,相比H1上升了3.5%,顯見隨著產能過剩及價格戰開打,產業更趨于集中。六至十名的企業相比上半年出貨排名則稍有變化,出貨規模則落在3-6 GWh之間,CR10達到92%。韓系Samsung SDI與LG的儲能電芯前三季度合計出貨規模約為11 GWh,兩者出貨市占率維持7.5%。
大儲部分,TOP5企業為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廈門海辰、瑞浦蘭鈞,除寧德出貨超過40 GWh以外,其余四家企業均在20 GWh以下,在電芯價格已達每瓦時5毛以下的現在,具有成本、財務優勢以及在大容量電芯認證推廣上占得先機的廠家,將更容易在此次產能過度建設的周期中生存。
戶儲(含通信)部分,TOP5企業為寧德時代、瑞浦蘭鈞、億緯鋰能、比亞迪、鵬輝能源,今年前三季度戶儲(含通信)市場CR5為84.7%,相比上半年79.8%上升了4.9%,集中度顯著提高,而前五大廠家市占率分布相對平均,全球戶儲市場在Q3持續受到庫存積累影響,庫存出清預估將持續到年底才能回到合理規模,出貨實際回溫時間點自原先預估今年第三到第四季度延后至明年第一到第二季度間,全年戶儲(含通信)預估出貨規模自35 GWh大幅下修至28 GWh。
今年儲能市場受政策、去庫存、原材料價格、產能過剩等影響,造成供需明顯失衡及市場情緒搖擺,雖全球裝機規模按預期增長,出貨端受庫存壓力已進入調整期,出貨增速相比去年明顯下滑,Infolink全球鋰電池供應鏈數據庫預估今年總體電芯出貨規模為203 GWh,其中大儲175 GWh、戶儲(含通信)28 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