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克電池許嚴博士現場分享比克觀點
許嚴博士表示:“技術創新驅動下,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呈現出‘從有到好’的趨勢,終端應用企業,尤其是一線車企,對電池提出了‘既要又要還要再要’的嚴苛要求,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快充性能和低成本缺一不可,需求持續加碼。”
在此趨勢下,圓柱電池將憑借標準化程度高、安全性高及高能量密度和倍率等性能發揮出色等特點,獲得更高的市場占比,其中大圓柱(包括 3 系、4 系、6 系等) 將是圓柱電池市場未來大幅增長的核心帶動板塊。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圓柱電池出貨量 32GWh,同比增長0.7%。預計到 2030 年中國圓柱電池出貨量將達到 789GWh,未來 8 年復合增長率為 49%。
鋰電池的創新分為兩類:一類是材料體系的創新,一類是結構工藝的創新。許嚴博士判斷,大圓柱電池在材料體系和結構工藝上的雙重突破和創新潛力,將為其引領下一代新能源汽車電池發展,主導全球電池市場的新一輪變革奠定重要基礎。
“大圓柱電池普遍采用耐壓殼體,特別是采用了高強度鋼材之后,基本上可以使用目前市面上最先進的材料體系,憑借更高的安全上限,大圓柱可以支持更高能量密度的化學材料體系,從磷酸鐵鋰到高鎳三元鋰,從液態電解質到半固態電解質以及全固態電解質,大尺寸結構也能夠容納更多的活性材料,進而提升電池的綜合性能”,許嚴博士介紹。結構上的創新將圍繞著外殼材料、全極耳和封裝形式等展開,目前比克正在進行第三代大圓柱結構設計,對成熟、高速、低成本的結構設計發起更進階的挑戰。
除此之外,更高的生產效率也是大圓柱未來可期的關鍵。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當前 4680大圓柱電池生產效率在 50~150ppm,對比小圓柱電池,其單線產能提高 3~10 倍,導致其人工費用、固定資產等得到有效的規模攤銷,其生產制造成本約為小圓柱的 50-70%。隨著大圓柱技術不斷提升,其效率有望達 300ppm,單線年產能有望與方形相當。由于大圓柱電池設備投資額小于方形電池,其大規模量產后制造成本有望略低于方形電池。
比克全極耳大圓柱電池
自2021年國內首發4680全極耳大圓柱電池以來,比克電池在大圓柱技術研發上持續深耕,比克電池將推出代表性首代產品,預計于2024年開始量產,其能量密度將達280Wh/kg以上,同時支持4C快充,這個高性能路線首先會向著輕量化和化學體系持續優化的方向迭代,達到300Wh/kg以上,同時會在3年內,推出能量密度超過330Wh/kg的準固態產品。
先進電池是我國雙碳戰略和電動中國戰略發展的關鍵支撐技術,在交通、出行、儲能、工業生產、日常生活等各應用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高景氣和結構性過剩的現狀下,持續開發新電池技術,對推動產業長期發展至關重要。如許嚴博士所說,材料和結構的創新將奠定大圓柱電池作為新能源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