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棚頂、景觀水池、屋頂陽臺,光伏板隨處可見,在港華能源國際精密廣州增城低碳工廠園區(以下簡稱“低碳工廠”)內,分布在各處的光伏板成為了絕對亮點。夏秋之交的廣州仍十分濕熱,但綠電加持下的低碳工廠維持著恒定溫度和濕度,清爽舒適。
隨著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傳統工業園區的節能降碳需求正在不斷增長,以國際精密集團(以下簡稱“國際精密”)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早早地開啟了綠色低碳轉型之路。以可再生能源發電、技改節能增效、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為核心的綜合能源服務市場正逐步升溫,在業界看來,面向“雙碳”未來,綜合能源服務正為傳統工業園區的提質增效帶來新動能。
綠電增效成為關鍵手段
《中國能源報》記者在走訪時了解到,作為扎根廣州多年的精密零部件供應商,國際精密每年生產園區的能源供應方式主要為外購電力,每年用電量可達到 4500萬千瓦時,其中中央空調系統和空壓機系統每年用電量約1800萬千瓦時,不僅耗資巨大,更可能存在供電不穩定、排放量高等隱患。
面對高用能成本和減碳壓力,國際精密做出了“轉型”的選擇,2021年,國際精密選擇與港華能源正式開始打造低碳工廠。
以分布式光伏為代表的綠電成為首選。深圳港華綜合能源總經理李逸才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該低碳工廠項目盡可能地提高園區內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充分利用廠區內屋頂和水面資源,總計裝上容量為5.2兆瓦的分布式光伏電站。同時,還建成光充一體化車棚,增加充電樁為廠區新能源汽車提供充電服務。
提升用能效率同樣關鍵。李逸才指出,通過優化中央空調系統設計和空壓機修通設計,提高系統能效,利用磁懸浮空調、變頻空壓機等設備,完成了中央空調系統技改節能、空壓機系統技改節能、預熱回收供應生活熱水等改造。同時,應用港華能源智慧能源管理平臺,實時采集參數執行最優運行策略,實現了精準、智慧供能。
“建設低碳工廠的好處不一而足,最顯而易見的一點是,投訴少多了。”國際精密集團首席運營官劉兆聰笑稱,“廣東省的夏天格外潮濕,生產的所有零件都需要在一定溫度和濕度內保證質量,完成中央空調系統改造后,生產部門員工再也沒有因為溫度和濕度不穩定而投訴,生產效率、節奏以及工作環境都得到改善。”
精準匹配用戶節能降碳需求
統計數據顯示,經過全方位改造,國際精密低碳工廠項目與往年相比,每年可節約能源總量可達到1230萬千瓦時,全生命周期內節能總規??蛇_到21500萬千瓦時,案例項目總碳減排量可達到每年6501噸二氧化碳,全生命周期降低約12.26萬噸二氧化碳,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內工業園區節能降碳的一大“標桿”。
廣東省是我國經濟大省、人口大省和用能大省。2022年,廣東省能耗占到全國約7%,碳排放量占到5%,工業領域節能降碳已經成為該省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
面向各行各業不同節能降碳需求,應如何制定合適的綜合能源服務?
港華智慧能源執行副總裁張勁柏給出答案。張勁柏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在為企業提供綜合能源服務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匹配企業未來發展需求,另一方面則要結合真實的排放現狀制定相應規劃,同時能夠根據不同政策背景、市場環境動態變化做出相應調整,從而獲得最優的調節方式。“港華能源的綜合能源服務,不單單是進行基礎設施改建,而是通過替代、集約等方式,合理規劃布局,使得整體能源消耗降低的同時,降低碳排放水平。”
綜合能源服務藍海已現
近年來,因“碳關稅”“碳壁壘”引發的貿易爭端頻發,作為全球精密零部件的重要一環,低碳工廠正是國際精密應對全球市場挑戰做出的“防御”措施。
劉兆聰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目前大部分客戶企業在做前期調研階段,都會詢問是否有ESG相關或減碳相關計劃以及執行計劃的時間和節點,整體上看,未來在全球市場上對于產品的碳排放足跡等要求也變得越來越嚴格。
劉兆聰進一步表示,與港華能源合作建設零碳工廠,實際上是為應對全球市場挑戰做出了超前布局,從結果來看,不僅提升了品牌的競爭力,更從投資層面降低了資金壓力,還在日常運營生產過程中降低了電力、能耗等各方面成本,實現了多方面提升。
類似這樣“雙贏”的合作僅僅只是開始,業界普遍認為,隨著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穩步推進,綜合能源服務這一全新業態正將迎來充分的市場空間。
行業研究機構天風證券就在其最新研報中指出,傳統工業園區減碳需求強烈且用能穩定,分布式光伏裝機需求旺盛,尤其是對燃氣、地產等傳統業態公司來說,轉型綜合能源服務將能夠充分發揮園區管理經驗、運維經驗和團隊優勢,為未來業績帶來巨大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