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9日,貴州省首個大型獨立共享儲能電站——中核紫云200MW/400MWh儲能電站(一期200MWh)并網建成。 (科華數能供圖)
□ 陳學謙
日前,貴州省首個大型獨立共享儲能電站——中核紫云200MW/400MWh儲能電站(一期200MWh)并網成功。
該項目規劃建設容量共計200MW/400MWh,分為兩期建設,本次并網為一期工程,建設容量為100MW/200MWh;二期項目200MWh已在安裝,預計9月份可具備并網條件。
該項目并網成功,標志著西南地區新型電力系統轉型邁上新臺階。同時,也為貴州省2023年迎峰度夏作出極大貢獻,是貴州省能源變革的一個劃時代意義的節點。近年來,貴州省正在加快構建“一核兩區”發展格局,堅定不移地將新能源作為戰略支柱性產業來打造,儲能則是其在加速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打造新型綜合能源基地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貴州新型儲能將迎來發展良好契機。”貴州省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陳華就貴州新型儲能作政策吹風時介紹說,“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為推動新型儲能規模化、產業化和市場化發展,省能源局對標國家有關政策,結合貴州能源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實際,正在研究制定貴州省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貴州省副省長蔡朝林表示:“當前貴州正在搶抓儲能產業的風口,研究制定促進儲能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為新型儲能發展拓展空間,疏導成本、穩定預期,推動新型儲能產業從商業化初期加速向全面商業化發展。”
作為貴州省2023年儲能示范項目,此次中核紫云儲能電站的成功并網,對于率先完成省政府、省能源局2023年能源戰略部署,積極調整能源結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此外,該項目的另一大亮點在于,采用科華數能S3液冷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包括液冷儲能電池系統、PCS、EMS、BMS、35kV升壓變、設備間動力線纜、通訊線纜等。
科華數能S3液冷儲能系統深度融合了電力電子和數字化技術,在系統設計上通過部件模塊化、產品標準化、工程產品化的設計,提升系統可用性、易用性,降低安裝運維難度,縮短施工周期,實現綜合降本;在系統應用上采用智能溫控、智能3D云圖等技術,延長電池壽命,縮短運維時間,提升系統綜合運行效率。
在系統安全性上采用“三級消防+三級防爆+多重絕緣”的安全設計,實現了系統長期高安全、高可靠和高穩定。
項目建成后,可參與電網的調峰調頻與需求響應服務,將有效改善區域內風電和光伏電站的棄風棄光現象,很大程度上解決當地電網新能源發電的隨機性和波動性問題,使間歇性的可再生清潔能源得以廣泛、有效利用,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優質、安全、可靠供電和高效用電的要求。同時,對推動能源綠色轉型、應對極端事件、保障能源安全、促進能源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推動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我國創新性儲能技術正不斷涌現,科華數能從系統全生命周期出發,提出系統頂層全棧式高安全性、系統熱安全、系統外特性標準化設計思路,把構網型創新技術支撐新型電力系統作為技術創新方向和重點,助力儲能電站安全、高效運行,有效解決高比例清潔能源接入電網帶來的系統慣性減小的問題,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有力的電壓、頻率支撐。
儲能產業春天已至。科華數能作為儲能行業領導者,搶抓機遇。目前,由公司自主研發的EMS、PCS產品以及儲能系統已廣泛應用于國內外項目,應用場景覆蓋獨立儲能、新能源配套、火電調頻、黑啟動以及構網型儲能等。
未來,科華數能將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市場優勢,為進一步發揮儲能系統靈活調節能力,推動儲能新技術規模化應用貢獻一份力量,助力儲能行業安全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