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0日,《南方電網公司2022年綠色低碳發展年刊》(以下簡稱“《年刊》”)對外發布。
《年刊》顯示,2022年,南方電網經營區域內非化石能源裝機占比57.9%,同比提升1.07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電量占比52%,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發電利用率達99.83%,風電、光伏發電基本實現全額消納;南方區域新能源新增裝機186萬千瓦,累計裝機同比增長25.87%;萬元產值綜合能耗0.133噸標準煤/萬元 (按2020年可比價) ,同比下降2.1%;萬元產值二氧化碳排放0.540噸二氧化碳當量/萬元 (按2020年可比價) ,同比下降2.3%。
在我國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過程中,電網端的支撐不可或缺。南方電網方面提出,到2025年,服務支撐南方五省區及港澳地區能源生產消費低碳轉型取得明顯進展,為實現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到2030年,服務支撐南方五省區及港澳地區能源生產消費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新型電力系統基本形成,順利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南方五省區及港澳地區能源電力行業碳排放率先達峰。
為此,2022年期間,南方電網全網風電發電量達到795億千瓦時,其中,新投產風電390萬千瓦,全網光伏發電量365億千瓦時,新投產光伏1354萬千瓦。2022年完成西電東送電量2156億千瓦時,其中,清潔能源占比高達80.7%。相當于減少標煤消耗0.52億噸,減排二氧化碳1.38億噸。2022年,完成南方電網“十四五”約1.7億千瓦新能源接入系統規劃和105個重點縣區大規模分布式光伏接入專項規劃。
此外,南方電網配合南方五省區政府出臺電力需求響應實施方案,以市場化機制引導用戶側主動“削峰填谷”,各省電網公司全部建成需求響應平臺,需求響應能力達到最高負荷的3%以上。廣東首創響應激勵資金來源市場化機制,需求響應能力達到600萬千瓦。廣東、廣西、云南、貴州適時啟動需求響應,最大電力分別為277萬、96萬、136萬、128萬千瓦。
按照計劃,到2060年,南方電網將在經營區域內實現服務支撐南方五省區及港澳地區能源生產消費實現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新型電力系統全面建成并不斷發展,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22年期間,南方電網公司一系列新項目先后落地。其中,2022年5月,南方電網建設的陽江、梅州兩座百萬千瓦級抽水蓄能電站同時投產發電。至此,粵港澳大灣區電網抽水蓄能總裝機近1000萬千瓦,高峰時段頂峰發供電能力大幅提高。粵港澳大灣區電網成為世界上抽水蓄能裝機容量最大、電網調節能力最強、清潔能源消納比重最高的世界級灣區電網。2022年12月,我國首個抽水蓄能多廠站集控中心南方電網儲能股份有限公司集控中心投入試運行,實現對南方區域9座抽水蓄能電站、常規水電站進行監視和控制,總控制裝機容量達12200兆瓦,提升控制效率2倍至3倍。
同時,2022年南方電網投產粵港澳大灣區直流背靠背電網工程,在世界上首次針對電網復雜結構進行了合理分區、柔性互聯,打造了大型電網綠色發展的典范,進一步提升清潔能源消納能力。
南方電網方面計劃,到2025年,南方電網公司全面建成數字電網,能源資源優化配置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綠色用能方式引領作用充分彰顯,成為綠色低碳發展典范,支撐公司基本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按照計劃,2030年前南方電網公司自身碳排放率先達峰。到2030年,南方電網公司綠色低碳理念貫穿于公司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發展典范作用充分彰顯。
為此,南方電網在2022年積極推廣交通、工業、建筑等重點領域電能替代,2022年新增電能替代項目1.96萬個,實現電能替代電量44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6%。同時,為應對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南方電網做好充換電網絡規劃布局,截至2022年年底已建成充電樁8.65萬個,在南方區域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實現縣級及以上城市全覆蓋、鄉鎮覆蓋率達到91%,充電量同比增加近九成。并在海南成功打造充換電“一張網”,實現全島充換電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及“一個APP暢行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