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高工儲能不完全統計,擁有電芯能力的系統集成商已經達到數十家。突出的電芯能力成為此類系統集成商獲得訂單的重要競爭力之一。
從有“芯”到創“芯”,天合儲能聚焦“儲能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定位,成為業界首批在電芯賽道發力綜合儲能廠商之一。并憑借創“芯”集成,在過去的2022年,天合儲能出貨量位居國內系統集成第四。
在天合看來,突出的電芯能力是系統集成的重要競爭力之一。據了解,近日在北京的儲能展會上,天合儲能展示了長循環、高安全、高轉化效率的280Ah、306Ah天合芯,并首次線下實物展出了萬次循環液冷系統TrinaStorage Elementa。
天合儲能儲能產品研究院院長楊凱博士向高工儲能介紹道,天合儲能從成本占比最高的電芯出發,破解了電池壽命衰減的975密碼,即電芯循環衰減中的97.5%為不可逆損失,而這些損失當中又有97.5%來自活性鋰損失,以“三減一補一智造”的創新技術自研天合芯,實現12000次循環壽命的突破,具備儲能市場核心競爭優勢。
基于儲能電芯容量向上的大趨勢,楊凱博士強調,循環壽命是儲能產品的終極價值。
事實上,循環壽命已經成為儲能賽道競逐的關鍵點之一。基于儲能電站動輒20年以上的壽命需求,儲能產品與之相配的性能,不僅成為當前重要發展趨勢之一,也將成為儲能戰役的核心戰斗力。
儲能正在終結“草莽擴張”時期。面向2060年碳中和時代,儲能的新基建屬性將越發凸顯。待儲能走向全面發展時代,隨之而來洗牌期也將來臨。而誰擁有突出產品力將此賽道成為最底層的基座。
那么,儲能系統走向安全、經濟成為必然。天合儲能表示,基于穩定突出的電芯力,天合儲能再配合高可靠、高效率、低成本的液冷系統及PCS產品、儲能智慧云平臺,打通了儲能全生命周期管控,實現數字化管理與數字化服務的全面升級。
基于電芯定位,天合儲能表示,鎖定306Ah儲能電芯,是基于對儲能賽道和自身企業特征所做的重要定位。
當前儲能賽道已經進入快周期、避免同質化的關鍵時期。而有創見和堅持的新品成為驅動儲能賽道前進的重要動力。
天合儲能基于此儲能快速迭代大潮,在多種產品的積累下,加速推出液冷儲能電池柜,其循環壽命高達萬次以上,儲能度電成本再降32%,打造儲能系統集成頭部陣營“標配能力”。
天合儲能表示,天合儲能在儲能領域的產品步伐和方略,是基于對新能源賽道的洞察。
如何在儲能這場越演愈烈的戰役中脫穎而出?楊凱博士解釋道,天合將從市場、產品與成本三方面解密天合儲能的內在成長邏輯:市場角度,瞄準80%的市場,即中國和美國的光儲一體化市場;產品角度,天合瞄準市場80%的產品,即大型儲能系統;而從成本角度,天合在成本占比最高的電芯環節著重發力,攻克“芯”技術難關。
在新一代光儲電站系統上,天合注重突出協同、突出系統、突出效率,以“優質的儲能解決方案+跟蹤支架+210高效組件”實現三輪驅動,在光儲融合的基因優勢中賦能大基地場景應用。
具體來看,天合儲能在儲能系統領域主要有兩個重要布局方向。一方面天合搭配自研306Ah長壽命高安全電芯,提升系統循環壽命并確保系統本質安全;另一方面聚焦光儲應用場景,優化系統設計,減少冗余,提升價值。采用系統模塊化標準設計疊加高度集成技術水平,實現占地面積可減少45%以上,交付周期大幅縮短40%。從pack模塊化生產組裝,到整套系統集裝箱的運輸安裝到最終交付,天合儲能液冷系統已成為標準化產品。
創“芯”集成,是天合儲能的基座。楊凱博士表示,經濟性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也是一個產品的終極價值。它能夠在合理的范圍內,實現用戶的全生命周價值,是最為重要的,而電芯無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儲能走出草莽擴張時期,儲能賽道必將出現一批有創見、避免同質化的產品和理念。天合儲能基于光伏賽道近20年經驗,在儲能賽道上再次體現自己的創見和堅守。如何面對儲能賽道接下來20年長跑,天合正在深挖自身的護城河。
可以預見的是,面對荊棘和坦途兼具的儲能賽道,天合正在演繹自己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