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浙江電網全社會光伏出力達1528 萬千瓦,首次突破1500萬千瓦。
入春以來,浙江各地氣溫變化幅度較大,太陽輻照度增強,促使全省新能源持續大發。3月14日,浙江電網光伏出力首次突破1500萬千瓦,在當日12時13分達到1528萬千瓦,同時率58.54%,占當時全社會用電負荷的20.85%。
“光伏出力達到1528萬千瓦,意味著僅靠光伏就可以支撐杭州和湖州的用電負荷總和。”國網浙江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水電及新能源處處長陳文進表示。
海寧尖山光伏新能源應用形式多樣,有企業屋頂光伏、水面光伏、隔堤光伏和居民屋頂光伏。吳亦冰/攝
隨著“雙碳”目標推進,新能源發展勢頭迅猛。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浙江省新能源裝機容量2962.4萬千瓦,其中光伏2538.96萬千瓦;2022年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同比增長37.85%。浙江在光伏裝機容量不斷增長的同時,消納壓力也逐漸增大。
由于光伏發電“起伏不定”,可能在全社會用電量最大時,光伏出力卻最低。那么,如何實現光伏等新能源全額消納?對此,國網浙江電力加強新能源功率預測,優化省內機組開機方式,提升系統調節能力,實現了全額消納。
據了解,國網浙江電力深入研究光伏等新能源發電特性,加強與氣象部門合作,引入多元氣象數據,建成省地新能源功率預測系統。利用高精度氣象資源全景監測裝置及網格化數值天氣預報,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功率精細化預測,開展地區、縣域、站級、母線、饋線五級分布式光伏發電功率預測示范應用。目前,國網浙江電力短期光伏功率預測準確率達96%。
同時,春秋、夏冬季的光伏對發用電平衡的支撐情況大不相同,因此豐富電力系統的靈活調節手段是實現新能源消納的重要舉措。國網浙江電力通過抽蓄和儲能電站建設、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小水電積極參與電網調峰、推動核電及外來電參與調峰、優化抽蓄機組開機方式,持續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實現清潔能源全消納。
“新能源發電裝機比例將持續提升,我們將繼續優化新能源并網服務流程,大力推進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建設,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新能源功率預測的準確率,保障新能源高質量發展。”陳文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