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燈桿上加裝一個充電樁,路邊車位正好可以讓純電動車在停車的同時進行充電。這樣的“路燈充電樁”已經在昌平區的88盞路燈上試點,未來有望在更大范圍內解決電動車充電難題。
北京青年報記者日前從北京市科委了解到,首批“路燈充電樁”的改造試點在位于昌平區京密北路上的88盞路燈上進行,路燈從傳統的高壓鈉燈被改造為LED燈,照度不變,壽命更長,而且每盞路燈一年能節電約1150度,按北京路燈電價折合約759元,可以部分覆蓋路燈充電樁的改造成本。更重要的是,更換LED燈后,路燈系統變壓器的容量能節省60%,用這部分富余容量加裝充電樁,不需要再對路燈的配電網進行增容改造。
此外,試點區域的8個純電動汽車慢充樁也開展試運行,常規充電時間為四至五個小時。這些充電樁日夜都可以充電,將有效緩解區域內電動出租車和私家車充電需求。
“節能路燈充電樁整體解決方案”將探索路燈充電樁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力爭將示范工程向更大范圍推行,以解決長期以來限制電動汽車發展的瓶頸問題——充電。
去年以來,北京市加快了公用充電設施的建設進展,已經在新能源汽車4S店、P+R停車場、科技園區、高速路服務區等場所建成一定數量的純電動汽車充電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