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柔創納科年內第二次獲得資本加持。今年8月柔創納科宣布獲得數千萬元A輪融資,截至目前,柔創納科完成四輪融資,累計融資總額近億元。
柔創納科成立于2016年10月,專注于高功率、長壽命儲能器件用納米纖維隔膜的國產化,是一家納米纖維功能膜研發生產企業。公司的納米纖維隔膜產品主要用于超級電容電池、鈉離子電池、儲能鋰電池、半/全固態電池等領域。
近年來,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鋰電產品價格飛漲是今年的熱門話題。同時,混合電池電容器、超級電容器、鈉離子電池等新興賽道也獲得頗多關注。
這些電化學儲能器件都離不開一個關鍵組成——隔膜。據柔創納科CEO解明介紹,當前鋰電池隔膜市場相對成熟,但其與超級電容器、鈉離子、固態/半固態電池等新型儲能器件所需的隔膜并不100%兼容。
傳統鋰離子電池隔膜可應用于鈉離子電池,但存在親液性查、保液能力差、鈉離子傳輸速度慢等缺陷,影響電池的循環性能;同時電池具有較高的界面電阻,從而使負極表面容易產生鈉枝晶,鈉枝晶的生長會刺穿隔膜造成鈉離子電池短路,影響鈉離子電池的安全性能。
柔創納科表示,納米纖維隔膜在孔隙率、親液性、保液性、熱穩定性、寬溫區方面具有較大優勢,能夠更好地滿足超級電容、鈉離子電池、固態/半固態電池等新型儲能器件的要求。
“納米纖維隔膜采用濕法抄造工藝,把不同種類的微納米纖維通過彼此搭接形成一張多孔膜;鋰電池隔膜更像是一種塑料,用干法拉伸或者濕法相分離的方式做成隔膜。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技術路徑,不同的材料和技術路徑帶來的產品有非常不同的特性。”解明介紹道。
例如,鈉離子電芯因為正極材料堿性高,硬碳負極材料比表面積大,除水困難,但生產環境濕度控制要達到30%以內。鋰電池隔膜一般只能耐受85度的除水溫度,因此很多結晶水難以除去。而納米纖維隔膜做成的電芯可以耐受140度的烘烤,除水效率大大增加,降低干燥度。
不過此前,納米纖維隔膜依賴于日本進口。據柔創納科CEO解明介紹,柔創開發的納米纖維隔膜能夠實現進口替代,其產品突破了納米纖維材料多維度高通量的制備、微納米纖維復合成型、高孔隙率隔膜微結構的可控調控等技術難題,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超級電容器合格供應商。公司從2022年已經開始批量供貨。
目前,包括寧德時代、寧德新能源、中科海鈉、眾鈉、海辰、維科技術、天合儲能、星恒、天能等眾多鈉電生產商,都已經測試或者正在測試柔創納科的隔膜。
此外,柔創納科還在開發全固態/半固態電池電解質隔膜。該技術主要利用納米纖維隔膜作為骨架,利用纖維隔膜大的孔徑分布和高的空隙結構進行在線浸漬涂布,將固態電解質漿料灌到隔膜內部,與現有的在鋰電池隔膜表面涂覆固態電解質形成的半固體隔膜存有區別。
總而言之,柔創納科將隔膜市場分為三個板塊:第一,超級電容隔膜板塊主打進口替代,是公司未來業務發展的基本盤;第二,將納米纖維隔膜擴大到鈉離子電池和大型磷酸鐵鋰儲能電池領域,這是未來1-2年重點發力的市場;第三,針對半固態電池,公司將部分研發力量投入到鋰離子導體隔膜領域,等待2025年市場爆發。
解明表示,目前公司每個月隔膜產量基本都處于滿產狀態。從2022年柔創已開始建設年產3000萬平米的產線,預計2023年投產。屆時,新產線將主要用于滿足現有超級電容隔膜市場的部分需求;原有的300萬平米產能將轉為鈉離子電池隔膜中試線。
公司計劃在2024年開始建設3億平米電池隔膜產線,主要為滿足鈉離子電池、大型磷酸鐵鋰儲能電池隔膜市場。因為相應設備均為國內定制,固定資產投入約為傳統鋰電池隔膜1/4,交期約為一半。因此,納米纖維隔膜的成本有望達到鋰電池隔膜水平甚至更低,擴產速度更快。
金鼎資本合伙人何富昌表示:新型電力系統下,電化學儲能及其上游材料無疑是未來成長性和確定性最高的賽道之一。金鼎資本只投資既有獨特技術價值,敏銳的市場洞悉能力,切實解決行業痛點又有長期主義精神的優質企業。柔創納科就是我們堅定投資布局的那類企業。金鼎由于自身與上市公司深度合作的獨特優勢,可以給已投企業帶來整個產業鏈的賦能與整合。相信柔創納科一定會迅速崛起,為中國材料行業的國產替代做出獨特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