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繼續在為實現其雄心勃勃的氣候目標奠定基礎,其中最宏大的目標之一是至2030年實現500GW可再生能源容量。
在與各邦及其他利益相關方協商后,名為"至2030年整合逾500GW可再生能源輸電系統"的最新計劃匹配了印度的意圖與能力。該報告由電力部和MNRE部部長R.K. Singh與其他團隊成員于12月9日發布。
這一計劃是實現至2030年整合500GW非化石燃料容量目標的重要一步,它提供了至2030年擁有537GW可再生能源容量所需的輸電系統的宏大計劃。該計劃由電力部設立的一個委員會制定,該委員會由中央電力局主席和印度太陽能公司、印度中央輸電公司、印度電網公司、國家太陽能研究所和國家風能研究所的代表組成。
為擁有500GW非化石燃料而計劃增加的輸電系統包括8120千米的高壓直流輸電走廊(+800kV和+350kV)、25960千米的765kV交流線路、15758千米的400kV線路和1052千米的220kV電纜,預估費用為2.44萬億印度盧比。
輸電計劃還包括位于古吉拉特邦和泰米爾納德邦的10GW離岸風電所需的輸電系統,估計成本為0.28萬億印度盧比。通過規劃的輸電系統,至2030年,區域間輸電容量將從目前的12萬千瓦增至約15萬千瓦。
考慮到可再生能源電力在白天的可用性有限,該計劃還設想至2030年安裝約51.5GW電池儲能,用于向終端消費者提供全天候電力。
該計劃確定了印度即將建立的非化石燃料發電中心,其中包括拉賈斯坦邦的Fatehgarh、Bhadla、Bikaner,古吉拉特邦的Khavda,安得拉邦的Anantapur、Kurnool可再生能源區,泰米爾納德邦和古吉拉特邦的海上風電,拉達克的可再生能源電站等。在這些潛在發電中心的基礎上,計劃還規劃了輸電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