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新型儲能行業呼吁安全規范發展

發布日期:2022-11-16

核心提示:近年來,我國新能源裝機占比不斷提升,新型儲能行業高速發展。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數據,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投運儲能項目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裝機占比不斷提升,新型儲能行業高速發展。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數據,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46.1吉瓦,抽水蓄能占86.3%,電化學儲能占12.1%。在電化學儲能中,鋰離子電池的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約為5.1吉瓦,約占92%。

電化學儲能以效率高、響應快、建設周期短、技術適應性強等優勢,近年來發展迅猛。但與此同時,電化學儲能電站運營不規范、安全管理不到位、預警處置能力不足等問題,已成為當前制約儲能高質量發展的痛點和難點。

“目前來看,鋰電池占據了主流,在電化學領域,鋰電池本身的自我革命、自我創新也仍然還有很大的空間。”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基礎處處長金磊表示。

記者梳理發現,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2021年,全球共發生32起儲能電站起火爆炸事故。其中,25起事故儲能電站采用的是三元鋰離子電池;21起事故起火爆炸時段發生在充電中或充電后休止中。

電池是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物質組成的,正常情況下通過一系列氧化還原反應釋放能量。但電池中隔膜、電解液屬于可燃物,一旦發生短路,內部可燃物容易升溫、失控并最終著火。

“目前廣泛使用的液態電解質鋰離子電池具有可燃燒性的問題,在較高溫度下會發生熱化學反應,進而觸發一系列的熱失控現象,導致電池在多種應用場景下出現事故。”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李泓表示,高溫環境導致的熱失控現象成為電化學儲能安全存在隱患的主要“元兇”。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目前鋰離子電池的安全問題主要來自電池內部,鋰離子電池內部使用的液態電解質更加易燃,更易觸發熱失控。發生熱失控的電池會在極短的時間內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和大量的氫氣、一氧化碳、甲烷等易燃易爆氣體,除發生火災外,嚴重的甚至引發電池的射流火和爆炸現象。

2022年6月,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關于征求《防止電力生產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其中在防止電化學儲能電站火災事故的要求中提到,中大型電化學儲能電站不得選用三元鋰電池、鈉硫電池,不宜選用梯次利用動力電池;選用梯次利用動力電池時,應進行一致性篩選并結合溯源數據進行安全評估。

專家表示,若能將液態電解質電池替代為混合固液電解質或全固態電池,可顯著提高電池的安全性邊界,使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固態電池高溫穩定性顯著提高,不容易發生熱失控,這些優點使得電池具有‘本質安全’的特性,可以把電池的容量尺寸做得更大,允許更高溫度運行。同時,電池將具有較長的循環壽命,從而提高產品的性能和生產效能,顯著降低電池的成本。”李泓指出。

全流程安全是努力方向

“公開的事故調查報告也表明,儲能安全涉及建設運行的整個周期,除了關注儲能電池本身的安全之外,還需要從電氣安全、系統集成、監控、事故預警、滅火和應急措施等不同層面加以改進。”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主任、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研究員陳海生指出。

據了解,電化學儲能安全保障涉及三道防線。除第一道防線儲能電池的本質安全外,還包括第二道防線儲能電池在使用過程中的預警防護,以及第三道防線觸發火災或者爆炸時的應急處置。

“在過程安全方面,我們要發展故障診斷技術,目的就是要把事故在隱患狀態或者苗頭狀態就找出來進行及時處置,從而不讓它發生事故。”孫金華比喻,電池就像人一樣,生病需要及時診斷治療,避免釀成大病。

“儲能系統復雜度高,并非儲能變流器與電池的簡單拼湊,安全防控需在深刻理解失效機理與演變機制的基礎上,進行系統設計。”談及儲能電池安全防控設計,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公司系統安全總工陳小波表示,儲能系統安全應以“抑制失控、控制災害”為設計指引,通過構建集電—熱耦合防護設計,失控智能預警、失控阻隔、煙氣泄漏與燃爆控制、災害隔離與消防為一體的多級安全防控體系,開展產業化應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多次強調儲能安全,提出建立安全技術標準及管理體系、強化電化學儲能安全技術研究、完善消防安全管理等路徑措施,為夯實新型儲能安全基礎指明方向。

與此同時,規范行業標準也在業內引發廣泛關注。

記者了解到,今年有關機構對標準體系進行了進一步修訂,重點是對儲能電池相關標準的細化。

“現在標準正在建議階段,因為儲能正處于爆發期,一些標準還不成熟,可能還要靠發展來解決發展的問題。”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儲能技術部主任劉明義認為。

國家電網調度中心教授級高工、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副主任委員裴哲義認為,從儲能電站系統設計到運輸過程、現場安裝、并網調試以及運行等各個環節的標準,包括標準化操作、標準化運維等都要加以考慮。

值得關注的是,現階段,全國多地已出臺新型儲能建設相關政策標準。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電力煤炭處處長郭連啟介紹,今年,北京市已經出臺了《新型儲能監督管理職責劃分(暫行)》,進一步明確了政府各相關部門的職責,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作為統籌部門,全面負責新型儲能項目建設運行監管工作。著重夯實安全監管、標準規范、應急管理和科技支撐,從強化項目建設管理、建立應急處置工作體系,實施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和技術攻關等多方面強化監管體系建設,助力實現新型儲能電站的全鏈條、多維度、多部門結合安全監管,逐步推動新型儲能安全發展。

10月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能源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行動計劃》,提出加快完善新型儲能技術標準,根據新能源發電并網配置和源網荷儲一體化需要,抓緊建立涵蓋新型儲能項目建設、生產運行全流程以及安全環保、技術管理等專業技術內容的標準體系。細化儲能電站接入電網和應用場景類型,完善接入電網系統的安全設計、測試驗收等標準。加快推動儲能用鋰電池安全、儲能電站安全等新型儲能安全強制性國家標準制定。

陳海生認為,在儲能安全方面,一方面要繼續研發更加高效、安全的儲能技術。另一方面,要盡快完善儲能產品的標準和檢測的認證體系。建立完善儲能規劃設計、設備及實驗各環節的標準體系,完善儲能產品的性能安全性等檢測認證的標準,建立國家級的檢測認證機構,加強和完善儲能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監管等。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