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新能源板塊在A股已經連火三年,由此在內地的公募基金公司中也誕生出一批該領域的投資高手,從早期的馮明遠到后來的趙詣、陸彬、崔宸龍,再到如今的王鵬、姚志鵬、李瑞、鄒維娜、王迪等人,新能源明星基金經理陣營快速擴容,由于行業的火熱和主題產品的熱銷,幾乎每家公司都有至少一位擅長新能源投資的基金經理。但這樣的“標配”起到的作用效果不一,堅定新能源賽道的專項基金經理為公司貢獻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行業持續前景向好,內地老一代明星基金經理也紛紛擴圈涉足新能源,這里面最為人稱道的無疑是中歐頂流明星葛蘭。在早期依靠醫藥基金成名后,她在后續管理的明睿新起點混合、阿爾法混合、研究精選混合中,基本都將新能源作為第二主戰場。老將朱少醒連續多季重倉寧德時代(300750),杜猛在老一批頂流中早在2015年就開始挖掘新能源產業鏈中的涉鋰原材料股。但或許是出于穩健,全市場型乃至價值型頂流不會在新能源上過分重倉。
至于具體的新能源思路,《紅周刊》匯總所得,當前時點公募新能源專項頂流們更看好儲能和風電兩條細分賽道。另外,近幾年圈內新能源公募明星跳槽頻頻,結果也收效不一。比如,閆思倩從工銀離職投入鵬華陣營,稍早前還有申萬菱信任琳娜跳槽去了招商。
新能源幾乎成基金經理“標配”
年度排行榜曝光一批新銳
截至11月10日收盤,在內地主動權益類基金排行榜上,排名居前的公募產品中不乏新能源領域的專項高手,比如股票型基金中的廣發先進制造(孫迪)、長城新能源(楊宇)、信達澳銀轉型創新(朱然)、銀華數字經濟(王曉川)等,再比如混合型基金中的泰達宏利景氣智選(王鵬)、融通先進制造(王迪)、銀華新銳成長(方建)、鑫元清潔能源(王夫偉)、上銀新能源產業(施敏佳)等等。
從曝光的這批基金經理名單看,施敏佳、王鵬、孫迪已積累一定知名度,而剩余的幾位基本都是去年、今年新闖出名氣的新能源領域新銳。這其中較為特殊的是長城基金的楊宇,他是去年出道擔任基金經理的新人,或許說某種程度憑借前任積累的好底子,他去年管理的長城行業輪動全年錄得超過80%的凈值增長率,殺入全年的20強基金行列。
而今年該基金的成績則是楊宇一人之功,截至11月8日收盤,長城行業輪動今年錄得的凈值增長率約為-2.62%,這一數值在同類大約2200只基金中排在了前350位。具體聚焦該基金今年前三個季度的調倉,《紅周刊》發現,楊宇的重倉股中僅有禾邁股份能夠連續三個季度登榜。而該股今年也是在二級市場叱咤風云,作為光伏細分賽道微型逆變器的龍頭,該公司曾經邁過千元大關,與貴州茅臺(600519)交相輝映。雖然今年三季度該股走勢震蕩盤整,但股價一直在1000元一線波動。而楊宇亦對該股逐季減倉。
此外,基金經理對于包括寧德、比亞迪(002594)等一眾新能源產業鏈細分賽道龍頭都敢于大幅度調整,僅對比二季報和三季報來說,6月30日時所重倉的寧德、億緯、比亞迪、璞泰來(603659)、天齊、通威、恩捷等新能源車產業鏈的公司均退出前十,取而代之的是光伏、儲能、風電等產業鏈中偏清潔能源領域的子行業。尤其是頭兩號重倉股德業股份(605117)和派能科技與后面的重倉公司拉開了差距,這兩家當季均被重倉超過9%,分別來自于光伏賽道和儲能賽道。結合派能科技三季度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來看,我們發現名將王鵬的成名作泰達宏利轉型機遇當季新進殺入排在第六位,新能源名將、新銳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與其類似的情況是去年的狀元崔宸龍,目前他任職基金經理不到兩年半。上海某券商基金分析師王曉明指出:“在規模大幅度擴張之后,崔宸龍的持股集中度較過去有小幅減少,除了寧德時代、億緯鋰能(300014)、比亞迪是新能源車相關的老面孔之外,今年新增了國軒高科(002074)和TCL中環(002129)兩只個股也均有獨到之處,其中國軒高科動力電池和儲能兩項業務齊頭并進,在4月開始的一波反彈中相對表現突出,但在上游成本高企下,公司盈利能力在公開季報中并未體現,因此股價快速上漲的勢頭并未延續;TCL中環在光伏領域中多項技術處在行業領先地位,前三季度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增速都保持在70%以上,龍頭由于其領先的非硅成本將獲得更高的議價權,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
對比來看,從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博士畢業的方建,近兩年越發被關注,在他管理的4只產品中,今年最為突出的是成立時間不久的銀華新銳成長。從產品披露的兩份季報來看,布局的重點還在于新能源車上游的資源股。從兩季持續上榜公司看,包括贛鋒鋰業(002460)、天齊鋰業(002466)、西藏礦業(000762)、融捷股份(002192)等都與鋰礦資源息息相關。
當然這樣的思路也是有據可循,據報價顯示,11月10日,生意社碳酸鋰基準價為591000元/噸,與11月1日(564000元/噸)相比,上漲了4.79%。
老牌價值藍籌型經理多配龍頭
頂流橫跨價值成長“收放自如”
與80后、90后新一代明星基金經理不同,成名已久的價值派老將這幾年也或多或少有轉變,從他們逐季的十大重倉中,也間或能看到新能源個股身影。
匯總基金三季報后明星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排名前30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中,馮明遠、鄭澄然、陸彬、鄭澤鴻四位都是依靠深耕新能源行業發家致富的公募明星。在剩余的基金經理中,能看到比如王宗合有產品重倉了寧德時代,周蔚文有產品重倉了寧德時代、晶澳科技(002459),朱少醒的產品持續重倉寧德時代等等。
老將中與時俱進者不在少數,如陳軍、徐荔蓉、杜猛、傅鵬博等人,這里以殺入前三十強的傅鵬博為例,在他和朱璘合作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近幾個季度的十大重倉股中,還是能夠較為清晰地發現新能源板塊的痕跡所在。以最近的四份季報十大重倉股為例,二季度和三季度中明顯有了新能源的身影,包括6月30日時十大重倉中的通威股份(600438)和邁為股份(300751),9月30日時的寧德時代、廣匯能源(600256)、通威股份、邁為股份。
對此,基金經理在季報中表示,從重倉股持倉量看,對于跌幅較大的新能源和光伏板塊,逆勢增持。對于新能源板塊出現的技術迭代、競爭格局變化、公司核心壁壘的消長,會保持緊密跟蹤。今年傳統能源的表現突出,是短暫的“復興”還是較長時間的“景氣”,也會動態評估。
對比看,全市場均衡型基金經理中的劉格菘和葛蘭在新能源領域中的落子值得關注。除去管理的醫藥主題類產品外,葛蘭還管理著中歐明睿新起點、中歐阿爾法混合、中歐研究精選混合三只偏全市場類的產品,其中新能源行業的著墨都占據了相當的比重,特別是中歐明睿新起點。
具體分析中歐明睿新起點,這是葛蘭最早管理的產品,她曾在2015年初到2016年4月中旬第一次管理該基金,后來放下教鞭。第二次出馬時是從2018年7月中旬管理至今,該基金屬于大盤成長風格型的產品,設定的業績比較基準是80%的滬深300指數收益率加20%的中債綜合指數收益率。而從最近幾個季度的重倉看,幾乎可以將該基金視為一只新能源主題類的產品。
以最近產品四份季報為例,《紅周刊》發現基金經理調整幅度并不大,今年一季度用立訊精密(002475)替換北方華創(002371),二季度用錦浪科技(300763)和璞泰來替換了一季度的立訊精密和凱萊英(002821),三季度又是用愛爾眼科(300015)和禾邁股份替換了上一季的錦浪科技和璞泰來。雖然新進和調出的標的多為非新能源類股票,但她一直長期重倉的公司均是新能源各條細分賽道中耳熟能詳的龍頭股,分別是寧德時代、隆基綠能(601012)、陽光電源(300274)、億緯鋰能、恩捷股份(002812)、晶澳科技、比亞迪。
同樣在成名更久的頂流基金經理中,2019年公募狀元劉格菘是對新能源領域涉獵較深的另一位,當初憑借半導體戰役一舉成名的他早已轉向在整個成長環境中肆意馳騁,其在新能源領域中所下功夫亦為不少,特別是對光伏賽道可謂情有獨鐘。以他的成名作廣發雙擎升級為例,三季報中的前三大重倉股占比均超過了9%,分別是晶澳科技、隆基綠能、陽光電源,這些都是光伏中各領域的細分賽道龍頭公司。而根據統計,這三只光伏龍頭公司已連續多季上榜,并且一直在十大重倉股中的居前位置。尤其是隆基綠能,去年四季度末被持倉比例達到10.60%,今年的二季度末被持倉比例達到10.35%,兩度超過10%的比例上限。
除礦資源外 新能源車熱度降溫
儲能攜手風電大有趕超光伏之勢
無論是新能源賽道的專項選手還是擴圈新能源的老將,接下來在跨年布局中如何閃轉騰挪是看點所在。嘉實基金姚志鵬從產業前瞻的角度出發,仍看好智能汽車產業的長線機會:“在軍備競賽中,智能汽車可以看到的是一個超級算力,具體說來目前很多新一代智能汽車可以運行游戲,以及可以具備挖掘數字貨幣的性能,就是它的CPU和GPU性能越來越高,同時現在連混動汽車都去擁有一個可能四五十度電以上的電池。而如果純電動汽車會用一個比較大的電池,所以當一個超級的移動儲存平臺和一個超級的移動計算中心結合在一起,未來應用前景或許非常廣闊。”
不過,跳脫產業邏輯,更多布局新能源的公募舵手是從尋求短期組合阿爾法的角度來重新審視細分賽道景氣度。海富通基金經理楊寧嘉指出,在風光儲車四條賽道中明年的景氣度需要重排。“新能源車或許存一定變數。由于今年是新能源補貼最后一年,市場對于明年能源車銷量預期較低。此外,雖然近兩年新能源車發展迅猛,但仍在通過融資維持運營的階段,規模效應尚未明顯體現。明年重要的時間點在一季度,若一季度新能源車的銷量同比仍有所增長,則無需過度悲觀。”他這樣強調。
而站在年末交易日所剩無幾的當下,青睞新能源的基金經理劍指何方就成為關鍵看點,種種跡象顯示,風電聯手儲能或仍將保持高景氣度前行,疊加光伏維持熱度,整個下沉的綠電板塊或愈發受青睞。先從稍早前的基金三季報重倉股來看,不僅是在前20中有隆基綠能、陽光電源、晶澳科技等光伏賽道公司,同時還看到了天合光能、德業股份、錦浪科技、派能科技等同樣來自于綠電陣營的公司。此外在增持前50的重倉股中,德業股份和陽光電源也排在居前的位置。舉例來看,目前排名前10的中信建投(601066)低碳成長緊貼主題連續三季重倉綠電類公司,三季度前五名的公司占比均超過8%,基金經理周紫光重倉的分別是德業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隆基綠能、陽光電源。
基金看好綠電板塊的原因在風電一方,有機構人士指出:“此前風電在新能源領域中的地位相當于配角。雖然今年前三季度行業營收下滑,但是風電板塊的長期競爭力尚未被完全重視。但隨著今年招標超預期,風電有望通過風機大型化這一降本路徑來逐步改變市場認知,尤其是海風擁有就地消納的優勢。”至于儲能板塊,“這一行業可能未來有幾倍的增長空間,之前需要強制配套儲能電站,但現在有了第三方儲能電站,業主只需要支付租賃費就可以使用,獨立的第三方儲能模式發展起來,明年可能就是這一板塊的元年。”他強調。
楊寧嘉也分析:“今年以來,儲能總需求較為旺盛,很多產業鏈公司在今年一季度季報中可以看到盈利拐點,二、三季度報表顯示業績持續改善。市場似乎擔心明年儲能需求不如今年,主要由于今年市場或透支了明年的儲能需求,以及近期歐洲天然氣、電價有所下跌。但是由于短期電價大概率仍維持在較高位置,能源危機短期難以根本改善,因此儲能(美國儲能+國內大儲)仍是目前最為看好的方向之一。”
融通基金經理王迪對光伏和儲能均看好:“硅料產能釋放激活終端需求,明年快速增長確定性較高。隨著硅料今年四季度進一步釋放,明年硅料仍然有大量產能投放,并且短期已經開始看到硅料端價格出現一定松動,今年組件價格高企的問題有望得到逐步緩解。光伏需求預計明年實現快速增長。歐洲儲能景氣度仍高。市場目前擔心歐洲電價波動,但本質問題是如果俄羅斯對歐洲依然限制供氣,氣價大概率無法回到戰前水平。歐洲戶用光伏和儲能就具備經濟性。同時考慮極低滲透率,渠道覆蓋度也有很大提升空間,景氣度暫時看不到明顯天花板。”
近期,新能源高手們還是加強了對板塊的調研。Wind顯示,自10月1日以來,多位擅長新能源的公募明星現身調研名單,馮明遠最近一次現身是調研了汽車零部件公司飛龍股份(002536),王鵬則調研了天賜材料(002709)、三花智控(002050)、國軒高科等新能源領域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