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國際能源署光伏發電系統計劃(IEA-PVPS)日前發布了一份新的指南,以幫助光伏資產所有者在全球各地的不同氣候區運營和維護公用事業規模的光伏系統。
在《不同氣候條件下光伏發電場運行與維護指南》這個報告中,該機構針對四個氣候區(溫和、炎熱和干燥、炎熱和潮濕以及高海拔和沙漠地區)提供了一系列針對氣候的光伏系統運維方案。該指南還考慮了洪水、颶風和降雪等極端情況。
該指南定義了光伏系統的運維性能指標和運維運營商的標準服務,并建立了一個清晰的框架。
國際能源署光伏發電系統計劃(IEA-PVPS)表示:“運維合同應考慮到地區差異,影響現場工作人員可用性的國家或地方立法,以及影響項目成本的關鍵利益相關者的能力差異。”
該指南還提出了光伏系統的監測和預測的指南,以及分析光伏系統性能和安全的技術和工具。
國際能源署光伏發電系統計劃(IEA-PVPS)在指南中指出,“光伏系統的規模和復雜性決定了監測的水平:規模越大、越復雜,監測就越密集。運維運營商需要準備好遵守適用的電網規范和法規,如果電網規范發生變化,可以重新評估合同的運營范圍,特別是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取代化石燃料發電廠的情況下。”
該指南還包括對不同類型的維護服務和高級檢查的描述。國際能源署光伏發電系統計劃(IEA-PVPS)為特定氣候的運維提供了一系列建議。
指南強調說,“排除冗余活動的預防性維護(PM)行動計劃可以降低成本。預防性維護計劃應根據光伏系統的規模、設計、復雜性和環境,尋求優化光伏系統和運維預算。”
最后,指南警告說,盡管光伏系統需要的維護工作比其他類型的發電資產少得多,但仍需要維護。
國際能源署光伏發電系統計劃的研究人員表示,“精心設計的運維規范、主動監測系統和靈活量身定制的運維制度相結合,既考慮了天氣對光伏系統的可能影響,也考慮了電網需求的可能變化,這是確保光伏系統按照預期壽命甚至超過預期壽命的良好實踐。通過確保人員進行培訓并配備運維操作設備來降低風險,以及采用光伏系統預測來減少可能的停機時間,這也有助于根據規范保持光伏系統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