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組件巨頭阿特斯(Canadian Solar)日前宣布,350MW/1400MWh獨立儲能項目Crimson Storage已投入商業運營,提高加州電網靈活調節能力。
該項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單期投入商業運營的儲能電站,也是在運營中的全球第二大獨立儲能電站。
Axium下屬基金持有該儲能電站80%股權,阿特斯全資子公司Recurrent Energy為該儲能電站開發商,持有其余20%股權。此外,阿特斯控股子公司阿特斯儲能(CSI Energy Storage)為該儲能電站提供系統集成服務、EPC(設計、采購和施工)服務、長期運維服務。
平均而言,該項目每年儲存并調度的電力可供超47000個家庭。相較天然氣發電,每年可減少27.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及47噸碳氧化物排放。
目前,Crimson獨立儲能電站已分別與美國加州最大電力公司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以及Pacific Gas and Electric Company簽署長期儲能協議。
其中,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買下200MW/800MWh,協議時長為14年10個月;Pacific Gas and Electric Company則為150MW/600MWh,協議為期15年。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近期,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立法,儲能與太陽能光伏脫鉤,獨立儲能可獲得30%的清潔能源投資稅收抵免(ITC),投資成本有望大幅降低。
隨著2023年IRA新政生效,疊加加州SGIP自發電激勵計劃發布,機構認為今年下半年到明年,美國儲能市場有望持續突破裝機記錄。WoodMac預測,2022年美國市場儲能新增裝機有望實現29%的增長,預計2022-2024年儲能需求將分別達到13.5/28.4/45.6GWh。
如今儲能商用方向逐步明晰,有機構指出,行業正在從發電側配儲→共享儲能→獨立儲能進行演進。
再看國內,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獨立儲能電站可雙向盈利,享受容量租賃的同時可參加輔助服務。
9月山東省能源局也已發布《關于促進我省新型儲能示范項目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推動新型儲能市場化發展。具體措施包括支持示范項目作為獨立儲能參與電力現貨市場,獲得電能量收益;允許示范項目容量在全省范圍內租賃使用,獲得容量租賃收益等。
得益于政策支撐發展,浙商證券10月17日報告指出,儲能電站經濟性較以往有所提升,社會資本方投資意愿加強。伴隨著政府制定強制配比、增加財政補貼、豐富收入來源,儲能需求有望快速爆發。
同時,從行業招投標數據來看,獨立儲能發展進程也在持續推進。
中泰證券數據顯示,今年9月共有36個國內新型儲能項目開標,總功率2.63GW,總容量6.05GWh,平均中標單價2.11元/Wh。
其中,獨立儲能項目11個,容量占比57.03%,超過新能源配儲。
上述獨立儲能(均為 PC/EPC)平均中標單價2.45元 /Wh,其中規模較大的朔州經濟開發區400MW/800MWh獨立儲能項目EPC總承包工程中標單價高達3.54元/Wh。去除該項目后,獨立儲能平均中標單價為2.06元/Wh。
分析師指出,從招投標情況來看,下半年開始,獨立儲能項目進入實質化進展的節奏明顯加快——獨立儲能9月開標規模超過新能源配儲,從10月初開標情況看,多個大型獨立儲能項目開標,超過新能源配儲的趨勢仍有望保持。
從產業鏈來看,相較于新能源配儲,獨立儲能對部件、系統集成要求更高:
一方面,機構推薦關注收購進入新能源電站及儲能領域、具備儲能核心部件自主技術能力的同力日升,建議關注南網科技、金盤科技、寶光股份;
另一方面,獨立儲能亦將帶來溫控標準提升,例如中核匯能4.5GWh磷酸鐵鋰儲能系統集采中,液冷采購達1.8GWh,申菱環境、英維克已有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