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位于西寧市郊的西寧750千伏變電站內,正在開展為期45天的大型隱患治理工程,4輛大型吊車配合開展吊裝作業,一個個“紅馬甲”在設備區忙碌,檢修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國網青海超高壓公司在精準防控疫情的同時積極有序推動電網檢修,確保抗疫和安全生產兩不誤。

圖為國網青海超高壓公司在西寧750千伏變電站開展為期45天的電網設備隱患治理。邱戰飛攝
750千伏西寧變是西北電網東電西接、西電東送的重要樞紐變電站,也承擔著為西寧地區供電的重要使命。為進一步提高青海電網的運行穩定性,國網青海超高壓公司對該站五期母線及寧月Ⅰ、Ⅱ線間隔支撐絕緣子開展隱患治理,將母線設備整體換新,兩條母線以“一條供電、一條檢修”的模式分兩期進行,2021年10月,該公司歷時45天完成第一階段工作。
積極應對疫情 工程如期開展
疫情下的電網設備檢修必定會面臨一系列各種各樣的難題和挑戰,但電力供應事關民生,此次工程必須如期開展。
5月8日,750千伏五期母線設備隱患治理第二階段工作正式啟動。這項隱患治理工程是青海電網近年來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隱患治理改造項目,停電范圍廣、改造設備多、治理難度大、電網風險高。
5月10日,為堅決阻隔可能發生的疫情交叉感染,國網青海超高壓公司緊急部署,對現場人員采取封閉管控措施,所有人員吃住在現場,不與外界人員接觸,穩步推進隱患治理工作。
前期,該公司未雨綢繆、厲兵秣馬,對可能出現的各種疫情管控措施進行提前預想,制定周密完備的應對方案。檢修人員一日三餐全程全部由位于城南新區的國網青海超高壓公司進行無接觸式配送,嚴格執行“兩點一線”工作模式;疫情發生后,嚴格落實核酸“一日一檢”制度。
弘揚勞模精神 齊力共克時艱
“值班室可以容納5人休息,折疊沙發上可以睡4人,共有4頂帳篷、30張行軍床,還有4把躺椅可以用,還有幾個人恐怕需要暫時打個地鋪……明天公司可以再補充些物資過來,大家休息就不成問題了。”封站管理后,現場總負責人施志剛更加忙碌起來,不僅要繼續把控現場工程進度和施工安全,還要協調安排好檢修人員的基礎生活物資。

圖為國網青海超高壓公司檢修人員在西寧750千伏變電站開展為期45天的電網設備隱患治理。黃鑫攝
黨員施志剛是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勞動模范”,2021年該工程第一階段實施期間,他帶領現場檢修人員以最高標準、最強組織、最實措施從嚴從細開展檢修工作,最終比原計劃提前3天高質量完成任務。本階段工程中,他依然與全體檢修人員同吃同住,及時聯系交管部門溝通送餐車進出縣區,與政府部門溝通協調站內人員核酸檢測等,一起晝夜接連奮戰。
5月10日晚,西寧變全站封閉管理的第一晚,天空下著雨,室外溫度僅有2度左右,室外空地上搭設起了4頂帳篷,現場變電檢修專業人員為帳篷接通了電,滿足大家日常生活需求,每個帳篷里都配了電暖器,溫度可以保持在10度左右,這里就成為大家接下來一段時期的生活居所。
五月迎來飛雪 隊伍士氣依舊
5月10日晚,忙完一天的工作后,該公司變電檢修中心副主任邱戰飛又輾轉于設備區、帳篷區和主控樓內進行巡視,檢查帳篷內電路是否存在隱患,詢問大家的生活需求,叮囑大家早些休息、蓋好被子注意保暖等。

圖為5月15日晚,西寧750千伏變電站開展設備隱患治理期間,出現降雪天氣,檢修人員居住的帳篷頂上落了一層雪。馬堅攝
黨員邱戰飛也是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勞動模范”。巡視結束,時間已接近凌晨1點,邱戰飛這才顧得上給自己找個休息的地方,會議室的地板上睡著幾個小伙子,他也隨便找了個空地和衣躺下,心想“明天另一批物資到了,大家的生活條件就能改善很多了”。他把手機鬧鐘設置在6點,調成震動模式捏在手里,以免睡著后錯過電話和信息。
五月的高原還少見夏天的氣息。5月15日晚,氣溫再一次回落,西寧變電站所處的湟中區出現降雪,七頂帳篷上積了一層雪。
陣陣寒風透過帳篷的縫隙鉆了進來,晚上十點半,帳篷角落里的馬堅、童學鵬、梁曉強等人還在一起研究方案,討論現場工作,根據次日的天氣變化和人員特點靈活調整工序。該公司黨員突擊隊骨干隊員馬堅是工程吊裝3組組長,在2021年隱患治理第一階段工作中,他全程參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熟知現場設備狀況。在每日工作中,他總能做出切實合理的工作安排,帶領小組成員將作業進度超計劃工期推進。
次日一早,天氣放晴。8點,變電站內各區域消殺工作均已完成,現場作業人員有序排隊,核驗雙碼、測溫登記后陸續進場,設備區又呈現一片繁忙景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