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旭藍天4月27日發布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報告,這是上市公司首次呈現過去1年在ESG領域的進程與成績。近年來,東旭藍天在創造商業和環境價值的同時,積極發揮自身產業優勢,通過科技創新、深化改革等手段夯實綠色低碳理念,支持參與抗擊疫情、抗洪救災、鄉村振興、綠色辦奧等公益活動以回饋社會。
完善新能源產業鏈布局
東旭藍天乘借“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東風,堅持做精做強新能源主業,深化與央國企合作,集中優勢資源全力推動光伏、風電項目開發和建設落地,完善從光伏組件制造、新能源電站開發投資、工程設計施工、布局儲能到智能運維、后市場服務齊頭并進的業務體系,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藍天智慧”。
截至2021年底,東旭藍天自持光伏電站57座,覆蓋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光伏電站并網裝機容量約1GW。此外,增量業務發力帶來新能源收入明顯增長。2021年,東旭藍天新能源EPC工程等資金驅動型業務推進相較2020年有一定改善。高端光伏組件制造企業東旭康圖也計劃于2022年擴產,進一步完善新能源發電產業鏈布局。
ESG報告指出,東旭藍天將加大平價競價項目資源獲取力度,積極爭取內蒙、陜西、青海、甘肅等大型基地項目,在資源條件好、就地消納能力強的地區開發建設新能源綜合示范基地,力爭并購具備一定規模的新能源企業,加快實現規模化增量。
東旭藍天進一步推進投資建設光伏組件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和電池正極材料及儲能電池項目,完善新能源產業鏈布局。此外,公司培育代運維業務做強做優做大,著力打造智能物聯網代運維平臺,加強技術創新運維的核心競爭力。
2021年整縣推進、風光大基地等政策紛紛發布,東旭藍天還借此加強與央國企的深入合作。去年以來,公司與國家電投旗下吉林吉電新能源有限公司、京能集團旗下北京京能清潔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光伏+農業”精準扶貧
東旭藍天以“智慧能源+環保治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通過“光伏+農業”進行精準扶貧,為中國脫貧和鄉村振興事業貢獻出“藍天方案”。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投入扶貧資金7380萬,助力河北省張北縣、安徽省金寨縣、吉林省汪清縣等多個貧困縣打贏脫貧攻堅戰。
東旭藍天自2016年起以光伏為抓手,推動光伏扶貧、農光互補,促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和三產融合。截至2021年底,公司累計持有扶貧電站6座,分布于吉林、河北、山東、湖南、安徽各地,在脫貧攻堅階段惠及數萬建檔立卡貧困戶。
張北光伏電站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作為國家級重點貧困縣,曾是河北與北京周邊貧困人口最為集中的縣區之一。張北二期弘吉汽車橋30MW扶貧電站是國家能源局和國家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下達的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屬于地面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
汪清縣光伏扶貧項目是東北地區單體最大的扶貧項目,也是國家能源局和國家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下達的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之一。該項目集農光互補、牧光互補、旅游觀光、科普中心于一體,為東北地區的光伏扶貧、多產業融合樹立標桿。
除了光伏扶貧,農業扶貧也是東旭藍天聚焦“三農”問題、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東旭大別山油茶產業園是公司在金寨投資建設的又一戰略性重大項目,也是安徽省金寨縣政府和金寨現代產業園區重點支持項目。
2016年,東旭藍天深入金寨大別山腹地,因地制宜發展油茶產業園,按照“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創新發展模式,助力當地政府將“油茶扶貧”新模式打造成金寨扶貧的重要力量。
低碳助奧 馳援戰疫
東旭藍天不僅積極以新能源產業參與地域經濟綠色發展,還依托新能源電站助力“綠色辦奧”,努力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河北張家口是北京冬奧會的三大賽區之一,也是“綠電”的源頭。記者了解到,張北光伏電站為地面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由東旭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裝機容量80MW。此外,尚義200MW風電項目屬于張家口奧運風電的一部分,作為配套工程之一承擔北京冬奧會綠電供應和首都清潔供熱的重任。
此外,東旭藍天還在支援上海抗擊疫情重大任務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貫徹落實政府疫情防控的各項規定和要求,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出“藍天力量”。
早在2020年,東旭藍天通過旗下東旭大別山、東旭康圖等先后向金寨縣紅十字會愛心捐贈民生保障物資和醫療防疫物資,累計捐贈食用油2.5噸、醫用酒精3000瓶。此外,公司向安平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捐贈價值10萬元的防疫物資,并向承建光伏扶貧電站的所在地捐贈7000只N95口罩。
作為一家深耕環保新能源領域的民營企業,東旭藍天不僅有經驗豐富的綠色環保主業,更是在創造商業和環境價值的同時,高度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公司在多年發展過程中,始終不忘自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使命,并用一個個實際行動彰顯品牌的溫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