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國網浙江電力著力紓解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核心問題

發布日期:2022-04-18  來源:浙江在線

核心提示:當前,雙碳行動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正在加速推進。浙江是能源消費大省,卻是能源資源小省,能源自給率低,靠外來輸入能源占比高,
 當前,“雙碳”行動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正在加速推進。浙江是能源消費大省,卻是能源資源小省,能源自給率低,靠外來輸入能源占比高,同時新能源裝機容量激增,波動幅度大、間歇性強。對浙江而言,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核心就是要解決外來電和新能源這兩個不確定性問題。依靠政策賦能、豐富儲能、科學用能、堅決節能,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以此四輪驅動不斷促進源網荷儲互動升級,提升電網調節能力,讓更多不確定轉化為確定。

  政策賦能

  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并非單純涉及能源問題,它需要實現安全可靠、清潔低碳、經濟高效這“三重目標”,最終牽動著全社會的用能體驗與成本。

  高比例外購電是浙江電力保供的重要支撐,浙江外來電占比持續高達三分之一,一旦送端有波動,就會直接影響全省電力供應。當前,外購電的來源、供給、交易、價格等都存在不確定性,省外清潔能源“惜售”明顯,爭取外購電難度增加。而風、光等新能源發電“靠天吃飯”,隨機性強,無法穩定保障能源供給。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一個整體性問題,需要全社會共擔共建,其中也包括政府方的支持推動。在國網浙江電力的“四輪驅動”中,積極推動政策賦能是主導,以“一剛一柔”確保調節能力的增強。

  外來電、外來氣的不確定性需要政府推動合同協議剛性執行。從遠景看,建設基于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構建穩定靈活高效的近中長期交易體系,建立適應新型電力系統資源靈活配置、發揮外購電調節作用的價格機制等,也都有待政策推動實現。

  新能源的不確定性需要政府推動需求側管理柔性應對,推動探索用能權交易等新模式。在政策支持下,國網浙江電力持續深挖需求側資源形成高互動能力,增強電網柔性調節能力。

  通過構建新能源和儲能發展生態,釋放萬億級市場空間,形成全社會積極參與的良好局面,這也需要政策在頂層設計上的指引和支撐。

  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持續迭代推進,煤電替代重在轉型、控碳手段更加高效等新的著力點也正在顯現。面對新形勢,國網浙江電力也正發力推動相應機制調整優化,以更好地引導全社會參與低碳減碳行動。

  豐富儲能

  豐富儲能是滿足風、光大規模消納,解決新能源不確定性問題所不可逾越的技術條件。

  在能源消費側,2021年浙江峰谷差已超過3450萬千瓦,是全國峰谷差最大的省份之一,“十四五”及以后,隨著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負荷峰谷差或將進一步拉大。在能源供給側,“十四五”期間,浙江風電、光伏將在2020年裝機規模基礎上實現倍增,但新能源出力不穩定性突出。而儲能可以削峰填谷,平抑新能源并網波動性,大幅提高電網穩定性與新能源消納能力。

  在電網側,國網浙江電力正著力加快推進全省抽水蓄能開發建設,提升電網彈性。

  浙江具有抽蓄資源豐富、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電網接入基礎好等優勢。目前,境內抽水蓄能電站在運4座,合計458萬千瓦;在建7座、合計1060萬千瓦。在《國家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中,浙江有25個資源站點列入重點實施項目,另外還有9個資源站點列入國家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儲備庫。

  助力抽蓄發展更加“風生水起”,國網浙江電力還將采取一系列行動。加快抽水蓄能電站開發進度,推動中小型抽水蓄能電站納規建設,研究探索風光儲一體化發展模式,同時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開發,促進新能源+抽水蓄能聯合開發,并努力推動價格機制相關政策落地,通過市場幫助投資主體獲取收益、回收成本,拉動市場積極性。

  和抽蓄一樣扮演著“大型充電寶”角色的還有新型儲能。目前新型儲能主體是電化學儲能,其具備建設周期短、調節快速靈活、運行效率高、技術路線多元等特點,成為支撐新能源逐步成為主力的重要技術手段。

  此前,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局已發布《關于浙江省加快新型儲能示范應用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加快新型儲能技術創新,建立健全配套機制,拓展商業模式創新,推動并支持各投資主體開發建設新型儲能項目,實現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該實施意見明確,2021至2023年,浙江要建成并網100萬千瓦新型儲能示范項目,“十四五”力爭實現200萬千瓦左右新型儲能示范項目發展目標。

  科學用能

  科學用能是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

  圍繞科學用能,國網浙江電力積極探索優化能源資源的市場化配置。杭州蕭山區是工業大區,工業能耗大。2022年該區供電公司會同發改等部門啟動實施工業企業用能預算化管理,通過年初下達企業年度用能預算指標,試行工業企業用能統籌調劑機制,允許企業將剩余的用能空間和節能量在規定時間內轉讓或租賃。據初步測算,目前該區涉及用能預算化企業共6500余家,預計2022年降低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4%左右,預計全區年度節約用電量約3.6億千瓦時。

  用能權交易的探索也正在麗水進行。2021年12月以來,國網麗水供電公司與屬地發改部門對接、達成共識,實施基于用能預算指標為基數的用能權市場化交易,并于2022年3月完成了用能權交易的全縣域覆蓋,鼓勵當地在能耗總量指標控制的前提下,開展企業間用能預算指標市場化交易,破解區域用能平衡、交易機制和能效提升等難題。截至目前,成交電量已超過120萬千瓦時,為科學用能提供實踐經驗。

  圍繞科學用能,當前,國網浙江電力也正在推進電力保供精細化、柔性化、市場化的方式轉變,打造動態“虛擬電廠”,深挖工業生產、商業樓宇和居民生活等領域需求響應資源,探索新興行業互動能力、多種負荷聚合方式,不斷擴大參與主體、豐富響應模式,深化用戶與電網的互動,實現更大范圍的削峰填谷。到2023年,國網浙江電力目標全面建成面向全業務、全區域、全時間尺度的“一鍵響應”需求側管理模式,實現負荷資源統一管理、調控與服務。

  此外,電網彈性智能發展、動態增容、分布式潮流控制技術等一大批新型電力系統相關新技術也正在加快應用,切實增強電網的高彈性,讓用能更科學更智慧更高效。

  堅決節能

  在“雙碳”背景下,堅決節能正在有效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推進堅決節能,國網浙江電力從能效驅動、數字變革和機制變革等層面入手,形成立體式節能減排矩陣。

  浙江單位GDP能耗為全球平均水平的1.1倍、OECD國家的1.8倍,能耗高、能效低問題突出,能源消費還遠未“吃干榨盡”。

  對此,國網浙江電力樹立“能效是第一能源”“節約的能源是最清潔的能源”理念,助力全社會從“控能”轉向“控碳”,助推全社會能效水平提升。

  以更高水平能效服務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綠色低碳轉型;構建數字化管理方式,創新發展能源互聯網新生態新業態,提高能源電力數據的價值創造力、產業帶動力;縱深推進“供電+能效服務”,催生綠色價值;推動形成減污降碳的激勵約束機制,服務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通過這些舉措,2022年浙江的目標是讓單位GDP能耗下降3%。

  在實施能效驅動中,國網浙江電力全面推進能源低碳轉型。聚焦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通過能源輸入端合理化、過程中再利用、輸出端再循環、用戶間再交易,服務用戶能效提升。同時重點推動高能耗領域的電能高效替代與規模化應用,以電代煤、電代油、電轉冷熱等實現電能多形態轉換,實現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并拓展終端用能領域的多能協同、冷熱電聯供、氫電耦合、能源梯次利用及余能資源利用技術,提升多能互補能力,助力用能更經濟。

  國網浙江電力還主動向內挖掘節能潛力,實現全環節全流程的節能減碳升級,力爭在推進電網自身運行效率提升中做到“物盡其用”。


 
關鍵詞: 國網 電力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