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隨著一聲清脆的汽笛聲響,裝載著山東能源集團海上風電A場址首樁的“盛暢77”輪駛離渤海灣港廣利港區,山東海上風電、海上光伏暨東營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集中開工活動舉行。
開工活動采取視頻形式舉行,主會場設在廣利港區東營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渤中風場A場址、墾利區小島河海上光伏項目建設現場設分會場。

活動中,中國海裝年產120萬千瓦海上風電智能化機組制造項目、上海電氣(3.940, -0.01, -0.25%)年產160萬千瓦海上風電主機及電機制造項目、天能重工(10.130, 0.15, 1.50%)年產30萬噸海上風電裝備塔筒制造項目、渤海灣港廣利港區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及海河聯運碼頭一期和萬噸級航道項目等4個項目集中開工。
其中,渤海灣港廣利港區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及海河聯運碼頭一期和萬噸級航道項目由東營市交通運輸局、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山東港口渤海灣港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實施。廣利港區海上風電裝備產業項目,在現有通用碼頭最東側泊位增加設備,具備風電裝備裝卸能力,同步新建2個1萬噸級風電碼頭及后方堆場和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承接主機、塔筒、海樁、海纜等項目落地。廣利港區海河聯運碼頭一期項目,建設4個1萬噸級海船泊位及后方道路、集裝箱分撥中心等配套設施,致力于將廣利港區打造成聯通濟南、東營、淄博、濱州、濰坊的貨運集散中心和海河聯運中轉港。廣利港區1萬噸級航道項目,將航道由5000噸級單向航道提升改造為1萬噸級,滿足風電碼頭和海河聯運碼頭運營需要。
目前,項目已取得岸線批復、圍填海驗收批復、穩評批復、施工圖初設批復等,完成勘察報告,用海、環評等審批即將完成,軟地基處理己全部完成,降水、強夯完成90%,具備開工條件。項目計劃2022年底建成投用,項目建成后,廣利港區年吞吐能力大幅提升,港口盈利能力強勁增長。
在當前“雙碳”政策+新能源大背景下,全力將渤海灣港廣利港區打造成為海上風電母港和海河聯運樞紐,是渤海灣港更好的服務腹地企業、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發力港產城融合的落地舉措,是山東港口貫徹新發展理念,打造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先行實踐。
開工儀式結束后,進行了可再生能源合作事項集中簽約,山東港口渤海灣港與東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進行了東營港廣利港區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及海河聯運碼頭一期和萬噸級航道項目簽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