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在“地熱能開發與利用技術”板塊的“應用推廣”部分中提出,推廣含水層儲能、巖土儲能等跨季節地下儲熱技術利用,因地制宜推廣集地熱能發電、供熱(冷)、熱泵于一體的地熱綜合梯級利用技術。在“集中攻關”部分提出,開展高溫含水層儲能和中深層巖土儲能關鍵技術研究,實現余熱廢熱的地下儲能。
什么是含水層儲能和巖土儲能技術?
中國能建擁有國際領先、國內唯一的含水層儲能、巖土儲能技術和工藝。中能建地熱有限公司歐陽鑫南、鄔小波團隊致力于含水層儲能、巖土儲能核心技術研究,實現了兩項技術的工程化、產業化。兩項技術的詳細介紹已編入《中國地熱能產業發展報告(2021)》。
含水層儲能
以地下水為介質,以100%原水同層對井回灌為手段,利用含水層地質熱慣性開發的季節性儲能技術。冬冷夏用,夏熱冬用,冷熱聯供,是中央空調系統的最佳冷熱源。與燃氣供熱和電制冷的傳統空調系統比較,供暖節能50%、制冷節能80%,徹底解決了國內地下水源熱泵地下水不能有效回灌的瓶頸。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汪集旸院士表示:“含水層儲能技術實現了地下水100%原水回灌,可以讓地下水源熱泵起死回生。”
巖土儲能
屬于地埋管地源熱泵的一種創新類型,采用新的儲能技術為設計理念,冷熱分區布置,以智能化控制手段,結合國內地質進行創新型的開發利用,解決國內地埋管技術占地面積大,供冷能效低,能效衰減等問題。
背景介紹
地熱能產業是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撐。研究報告顯示,儲存于地球內部的熱量約為全球煤炭儲量的 1.7億倍,其中可利用量相當于4948萬億噸標準煤,按目前世界年消耗190億噸標準煤計算,能滿足人類數十萬年的能源需求。
中國能建是最早開發地熱資源的中央企業之一。1975年投運的西藏羊八井地熱發電站即由西南院設計。近年來,公司所屬多家子企業均已開展地熱業務。2018年,公司設立中能建地熱有限公司作為地熱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平臺,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應用最為廣泛的淺層地熱能開發領域擁有世界領先的含水層儲能技術和巖土儲能技術,具有技術領先優勢。
▲西藏羊八井地熱發電站
中能建地熱有限公司作為中國能建地熱+智慧能源產業平臺,為用戶提供以地熱為基礎能源的綠色低碳、環保和智能化的綜合能源服務,已開發建設中國能建天津電力產業園、大興國際機場、湖南長沙銘誠綠谷、山東菏澤職教中心、江西南昌龍庭、石家莊兒童醫院、湖北鄂州機場、湖北襄陽華僑城等多個能源站項目,實現供熱面積379萬平方米,其中319萬平方米為冷熱聯供。
▲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冰蓄冷能源中心和配套區塊地源熱泵冰蓄冷能源中心的自控集成項目以及地源熱泵工程
▲湖北襄陽華僑城可再生能源站含水層儲能項目
▲山東菏澤中德職教園可再生能源站巖土儲能項目
▲中國能建天津電力自主創新產業園中深層地巖換熱能源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