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新疆稍早前也發文允許相關儲能企業按儲能規模4倍以上的標準配套建設風光項目。
儲能配建新能源,這一新能源配儲遇冷后的“反向操作”,究竟是另辟蹊徑,還是“換湯不換藥”?
將儲能建設主動權還給儲能企業
據記者梳理,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市區出臺了新能源強制配儲的政策。但現階段發電側儲能裝機仍主要依靠政策推動,各地新能源企業自發配儲意愿并不強。
在新能源和儲能專家彭寬寬看來,反向提出儲能配置新能源,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之前各省要求新能源配儲的執行情況不樂觀;另一方面,將儲能開發和備案前置,凸顯了電網對靈活性調節資源的迫切需求。”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高級研究經理張興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從新能源配儲到儲能配置新能源,湖北、新疆的“反向操作”或許與當地調節能力跟不上新能源的快速發展有關。“儲能配置新能源的作用在于,可改變新能源配儲政策中儲能的被動地位,將儲能項目建設的主動權交給儲能企業,改變因新能源配儲產生的建設成本增加導致儲能項目不能落地的被動局面。”
綜合性企業將獲得更大成長空間
張興對記者直言,之前新能源配儲更多強調建設儲能是新能源企業的責任,但由于缺乏合理的成本疏導機制,企業積極性并不高。
在彭寬寬看來,在現有機制下,無論新能源配儲能,還是儲能配新能源,都是儲能壓縮了新能源項目的盈利空間,并不能有效改善儲能項目本身的經濟性。
彭寬寬認為,當前新的綜合型賽道將催生新的綜合性企業。而有綜合性能源業務積累的企業,可成長性會進一步增加。“首先是市場規模會進一步增長,帶來行業發展的規模效應;其次是有利于促進儲能企業和新能源企業的進一步融合,推動新能源企業和儲能企業之間的協同、并購等。”
“從現行政策看,儲能配置新能源將會催生更多開展儲能業務的市場主體,火電、新能源、綜合能源等企業會積極進軍儲能產業,儲能的規?;瘧靡矊⒂兄谔嵘浣洕?。”張興說。
“新能源項目目前是有盈利空間的,但儲能尚沒有明確的收益機制保障(抽蓄除外),因此無論如何發展,還是要聚焦到如何構建為儲能付費的機制這一核心問題上。”彭寬寬認為,對于和新能源結合的儲能電站,構建電力現貨交易市場或者制定類似于抽水蓄能的“兩部制電價”,或許是較好的解決方案。
“隨著電力市場進一步完善,儲能配置新能源或將進一步提升儲能的經濟性。”一位在新能源市場深耕多年的企業負責人同時指出。
發展潛力仍需市場檢驗
張興認為,儲能配置新能源是在電力調節能力跟不上新能源發展速度時,將新能源指標獎勵與儲能調節能力的增長進行掛鉤,以激勵更多市場主體投資建設儲能項目。
記者了解到,當前,我國政策層面已經明確儲能可以參與發電側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預計今年底在各省會落地實施,這將有利于儲能發展。但與此同時,儲能配置新能源作為新的發展方向,成效如何仍需市場檢驗。
“保守場景下,‘十四五’期間,儲能市場總量將超過3500萬千瓦,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57%左右。”上述企業負責人直言,現在無法判斷,儲能配置新能源是各地政府為推動儲能發展的無奈之舉,還是一步妙招。
張興也認為,現行政策推動儲能規?;瘧?、提升儲能項目經濟性意圖明顯,同時對煤電靈活性改造、風光火互補基地建設、抽水蓄能建設也有很大促進作用,將推動各類靈活性調節技術互補或競爭,但儲能項目未來經濟性如何取決于市場的多樣化需求和儲能本身的技術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