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新疆哈密電網發展助推新疆能源利用轉型提速

發布日期:2022-04-01  來源:亮報  作者:中國風光儲網--新聞中心

核心提示:當好“疆電外送”橋頭堡 新疆哈密電網發展助推新疆能源利用轉型提速
 百里戈壁,一夜成海;千里荒漠,一朝成林。
 
當人們經由古絲綢之路進入廣袤的新疆大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列陣林立的巨大風車、一片片熠熠生輝的光伏板。這里,就是被譽為“疆電外送”橋頭堡的哈密。
 
哈密地區物產豐富,能源資源富集,是全國著名的富礦區。豐富的地質資源曾賦予哈密生存發展的動力,然而在多年前,粗放式的發展卻過度消耗了資源、破壞了環境。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綠色發展步伐的加快,哈密終于開啟了轉型提速的發展之路。
 
QQ截圖20220401114355
 
新絲路 新方向
 
除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哈密地區風光資源尤為富集。新疆九大風區,哈密獨占3個,風區總面積達5.16萬平方千米,占全疆風區面積66.3%。當地全年日照時數為3170~3380小時,是全國日照時數最充裕的地區之一。
 
面對如此豐沃的風光資源,發展新能源注定是地方轉型的必由之路。然而在“十二五”以前,因為哈密遠離內地市場,當地風光資源優勢難以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動力。
 
2010年11月,新疆建成“疆電外送”第一通道——哈密至敦煌750千伏交流輸變電工程,結束了新疆孤網運行的歷史,開啟哈密“疆電外送”新篇章。
 
2010年6月,哈密第一個風電場——馬蓮泉風電場投運;2011年12月,哈密第一座光伏電站——中電投恒晟光伏電站投運。此后,華能、中廣核、華電、大唐等國內各大發電集團紛紛在哈密投資建設風電場和光伏電站。
 
為進一步加速哈密優勢資源轉化,哈密持續增加外送主通道。2013年6月,哈密建成新疆“疆電外送”第二通道——煙墩至沙洲750千伏交流輸變電工程;2014年1月,哈密建成新疆首條±800千伏哈密南—鄭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自此,“疆電外送”進入特高壓時代。
 
三條輸電線路搭起的“電力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輸送著清潔能源。
 
經過近百家風電、光伏企業的建設投資,2016年,哈密成功建成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和百萬千瓦級光伏基地。這讓哈密乃至新疆的新能源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穩骨架 新發展
 
能源外送有了通道,基礎必須夯實。
 
從“十二五”時期開始,哈密為全力服務大規模風電、光伏集中開發,大力支持新能源發電企業,大力建設電源輸送線路,積極推動變電站布局,著力提升本地電網網架結構。
 
2012年10月,哈密伊吾縣第一座220千伏變電站淖毛湖變投運,增強了淖毛湖片區的供電可靠性,同時為當地提供了風電資源外送通道。
 
2012年12月,哈密電網第一座風電匯集站投運,哈密電網新能源大規模外送模式初顯。
 
2015年12月,750千伏三塘湖變電站220千伏母線投運,為三塘湖片區220千伏新能源匯集站接入及送出提供了電源通道。
 
2019年11月,新疆哈密三塘湖—淖毛湖220千伏輸電工程全線貫通,極大促進了淖毛湖地區風電、光伏新能源本地消納和富余發電量外送。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哈密電網目前已形成以±800千伏特高壓及交流750千伏電網為核心,圍繞哈密市伊州區及周邊工業園區建成220千伏雙回路環網,礦區及新能源開發區實現單環、鏈式和輻射式網架結構。
 
依托“兩交一直”的電力外送通道和電力基礎網架,“十三五”期間,哈密充分發揮能源資源優勢,發電裝機容量躍升至2204.7萬千瓦,占新疆總裝機的五分之一以上。其中,新能源發電裝機更突破1378萬千瓦,占比62.7%,位列新疆第一。
 
目前,哈密電網已建成新疆規模最大、最堅強、電壓等級最多的電網,建有±800千伏換流站1座、750千伏變電站3座、20千伏變電站9座、110千伏變電站30座、35千伏變電站36座,110千伏及220千伏供電線路總長度近7000千米。“十四五”期間,哈密將推動“疆電外送”直流第三通道哈密到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設,工程建成后預計每年增加外送電量400億千瓦時以上。 

 
關鍵詞: 電網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