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黃梅次第新。
3月28日,隨著全場挖掘機和運輸車同時鳴笛,由正泰新能源提供EPC總承包服務的汕頭潮南隴田400MW與潮陽和平150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開工儀式隆重舉行。通過“板上發電+板下養殖”,項目可實現“一地兩用”,讓土地資源立體起來,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的經濟價值。
據測算,合計550MW的項目建成后,年均清潔發電6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減少標準煤消耗2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60萬噸,等同于植樹造林34萬棵,將成為廣東省光伏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又一標志性項目。
當前,我國全面推進太陽能多方式、多元化利用。各類創新性光伏應用場景正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能源未來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廣東省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省份之一,也是海洋大省、經濟大省,承擔著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時代使命。
位于粵東地區的汕頭市,作為廣東省重要的節點城市,因海而生、依海而立,漁業養殖資源優勢突出,規模化養殖場數量眾多,是廣東省赫赫有名的水產品供應基地。近年來,當地充分把握加快推進海洋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優化漁業養殖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創新性的將漁業養殖與可再生能源生產做加法,為做好發展綠色能源經濟這篇“大文章”做出了有益探索。
項目建成后,在汕頭漁業養殖區內將見到一片片巨幅的光伏藍,與魚塘水面交相輝映,形成一道“漁舟唱綠電”的別樣風景。屆時,光伏景觀游覽與生態農業相結合,成為綠色生態區域,同時可以通過旅游宣傳、研學活動等方式傳播光伏、農業科學知識,開展新能源技術交流,使汕頭市當地清潔能源產業與生態旅游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據悉,正泰新能源一直在探索“光伏+”的應用,從農光到沙光再到漁光互補,開創“正泰光伏+生命周期”理論,從項目設計初始就將生態治理和三產融合納入要求。正泰提出“錦繡光伏”的理念更倡導行業不僅僅追求清潔能源的發電收益,也要兼顧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愿景。
此次,汕頭550MW“光伏+漁業養殖”項目,選擇正泰新能源作為合作伙伴,將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與生態農業養殖項目相結合,正是看中正泰在“光伏+”多種場景的全生命周期規劃、設計能力以及應對各類自然條件的開發、建設與運維經驗。